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动保的猕猴桥和孩子上学的桥咋平衡?

已有 4811 次阅读 2014-8-12 16:59 |个人分类:万花筒|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猕猴桥, 野生动物通道

动保的猕猴桥和孩子上学的桥咋平衡?

140812李健

河南济源近日投资500万元,在河口水库建了两座为猕猴过河的吊索桥。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的负责人说,所建水库是为了控制沁河洪水、径流的关键工程,但20公里长、9000多亩水域由于处在太行山猕猴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水库建成后,阻断了沁河两岸猕猴的迁徙,这两座桥方便了猕猴“走亲戚”。“可以说,没有野生动物,就没有人类。人和野生动物关系密切,谁比谁尊贵不好简单地说。”“建设水库是人为破坏了自然,建设猕猴通道是回馈自然。”


记者问,吊索桥建成后,猕猴会从桥上过吗?负责人说,桥建成后,会让猕猴景区的喂养员带着猕猴走上几趟,慢慢猕猴们就知道这两条通道了。

建猕猴桥报道立即引发了网络质疑。为什么花巨资给猕猴建桥,而怒江的孩子每天上学却要靠滑索道“飞”过江?多少山村学生淌水过河上学没人管。感慨猕猴比人尊贵,认为劳民伤财。


怒江的孩子:我们“飞”着过江



广西藤县库区小孩撑竹筏上学 最小年龄仅4岁(图)



湘西山村学童乘破船渡河上学 期盼有座桥



乡镇桥梁被毁1年没人修 上百孩子趟水上学



桥被冲毁多年没修上 孩子上学难(组图)



建猕猴桥,表明我们动保意识的进步。但网络质疑的负面意见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何在野生动物通道与孩子上学的桥之间取得平衡,确实需要政府有个顶层设计,并公之与众,消除质疑。

另外,建猕猴桥这个有益的尝试,能否确保猕猴会从桥上通过,负责人说带着猕猴走几趟的办法恐怕简单了些。尽管说项目投资之前有猕猴专家做过有关论证,但还是应该靠猕猴过桥监测评价其合理性和经济性,以为未来积累科学经验。动物有其生活和行为适应规律,2005年青藏铁路为藏羚羊建的桥下通道,也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经过近3年的实地监测,才发布“藏羚羊迁徙活动已基本适应青藏铁路通道”的结论。“即使欧美发达国家在高速公路及铁路中把建设野生动物通道作为必不可少的设计环节,但对其有效性评价在国际相关领域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来源:中科院——青藏铁路对野生动物的真正影响刚刚开始


 

附录:欧美国家的野生动物通道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09/07/content_16094131.htm

 

荷兰是世界上第一批在国土上修建野生动物通道网络的国家。横跨在荷兰A50高速公路上面的沃思特霍夫生态通道。荷兰境内拥有惊人的600多个野生动物通道(包括生态天桥和地下通道)。这些通道保证了野猪、红鹿、獐鹿以及濒危的欧洲獾的安全迁徙。



加拿大亚伯达省班夫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天桥。在班夫国家公园中,现有41座野生动物穿越通道(包括6座天桥和35个地下通道),方便野生动物安全地通过贯穿加拿大的一条高速公路。自从1996年开始监测以来,共有11种哺乳动物包括熊、麋鹿、美洲豹穿越这些通道二十万次以上。



在澳大利亚的圣诞岛国家公园,红蟹们在迁徙的途中攀爬一座天桥,以便通过圣诞岛上的一条公路。



美国蒙大拿州的一座"动物天桥"



美国华盛顿州科切路斯湖附近的一座野生动物天桥。



德国格芮维斯米勒恩附近A20高速公路上的绿色通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819028.html

上一篇:走出事故末端整治模式的峰谷循环–再议昆山爆炸事故
下一篇:“过失观”刑罚或纵容了重特大事故
收藏 IP: 60.19.137.*| 热度|

7 尤明庆 张骥 赵美娣 李宇斌 侯沉 wangqinling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