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十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xiaoxin10

博文

140607 中国海洋法公约立场及地理依据研究

已有 2695 次阅读 2014-6-7 13:5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海洋法公约

中国海洋法公约立场及地理依据研究

一、背景

中国遭到政治、军事、全球舆论、国际法院的诸方面挤压,必须拿出好的理由应对,传统的理由不具有说服力或过小。

二、中国海洋权益的地理学分析:

1、由于中国被岛链包围的地理位置,中国是海洋法公约的最大受害国之一,我们并不自知,在海洋权益方面受到岛链国家的巨大限制,这是巨大的不公平。

对海方向纵深,日本基本没有,凭什么和我们平分东海,在利用规则吗,说明规则有问题,需要修改

大陆架权益被日本等国置若罔闻,一己之私挑战人类公平。

2、通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由来,提出200海里不具有必然性,这本是大陆国家的权限,海岛国家不具有200海里的依据。

3、中国立场的形成是形势所逼,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与第三世界国家一致;欧美国家在海洋法公约上获取甚丰(如法国、英国);自己的私利引诱(希望拥有东海和南海权益);国土的保卫(美国的侦查和骚扰)需要。所以基本上中国是全力支持海洋法公约,仅在争端方面留有后门。但长期的实践和争端说明,中国的立场是有问题的,缺乏地理学依据和权益比较思考,我们从全人类海洋权益出发,也要反对这种海洋权益的混乱和争夺。

三、原则

1、道德高地原则。

   海洋是全人类的,海洋权益应该有联合国授权,叫联合国授权管理区(主权)管理区,没有联合国授权,不予承认,海洋权益经联合国授权,可以扩大联合国的经费来源(授权管理费),对维护联合国的发展意义重大。(涉及联合国经费,类似税收)

1、大陆优先原则

日本、菲律宾等争议国家在大洋方向取得巨大海洋利益,应该在对陆竞争方向有所收缩和补偿。欧美常常批评中国的立场,那么对于英法这种海洋权益获取甚丰国家,如果不支持中国的东海、南海立场,那他们的既得利益就将受到中国理论的挑战。

2、岛屿、半岛权利有限原则

日本和中国争夺东海本身毫无道理,最大受益者,还贪心不足,觊觎中国权益,让人怀疑海洋法公约的公平性和既得利益者的漠视中国利益。

3、专属经济区废除原则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没有坚实理论和地理依据,考虑到海洋法公约对海岛国家的纵容和其他国家默许的立场,在联合国拥有海洋权益的基础之下,拒绝承认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4、联合国权利原则

海岛国家基于专属经济区的海陆比太大,太不公平,海洋是全人类的,海洋权益应该有联合国授权,叫联合国授权管理区(主权)管理区,没有联合国授权,不予承认,海洋权益经联合国授权,可以扩大联合国的经费来源(授权管理费),对维护联合国的发展意义重大。(涉及联合国经费,类似税收)

5、海洋法公约的伦理原则

     现行海洋法公约看似合理,并有联合国背书,实际上是弱势联合国基础上,各个国家对全人类遗产海洋瓜分的结果,虽然是和平的,但仍然是瓜分。应维护联合国与全人类的权益,维护联合国在全球的地位,各国海洋权益应该在联合国权益保护和联合国授权之下进行划分。

四、中国立场调整的方向

1、     大陆纵深与海洋权益联系,可以叫(大陆)纵深海洋权益原则,陆地纵深大于200海里,方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针对日本、菲律宾、越南没有200海里的陆地纵深。

2、     海岛权益限制,不具有大陆同等地理地位。海岛权益远远高于大陆,需要限制。

3、     承认12海里领海和24海里毗连区。原有专属经济区范围的限定200海里不公平,变联合国大会、安理会授权管理经济区。

4、     先在舆论和研究方面造成争论,中国研究者率先探讨,波及全球,这是基于全球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公正思想和理论,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在其他国家争取权益过程中保护中国利益(也可以说是利益交换)

5、     中国原来的海洋法公约立场过多在于私利,这种私利也不易保护,现在的立场应站在全球的立场,通过联合国整合各国海洋权益,站在公平和道义的立场,也充分发挥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6、     适时可以提出退出海洋法公约,可以故作姿态,也可以真实退出,造成公约签署方压力,中美不签署,这是件大事,而且我们退出站在全人类高度,无可厚非,可以引起争议,争议就是对我们主张的最好支持。对于美国,我们退出应该关注,如果在我们退出过程美国签署,将对我们产生战略压力。

7、     我国退出海洋法的时机值得探讨,一是国际法院对菲律宾提出的中菲争端的不公正裁决,也可以是日本与中国在东海的纠缠。

五、结论:

依据地理学依据,站在全人类权益的立场,中国的海洋法公约立场将对不同国家产生分化,如果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对中国的理论和权益支持,这样中国在维护自己海洋权益过程中就会有大量的同盟者。

与欧美大国和常任理事国、G7国家利益基本不产生冲突,针对性强,公平性强,这些国家权益需要联合国的授权,跟中国的利益捆绑到了一块。需要只有一点

   针对性强、公平性强,据此原则和立场,日、越、菲律宾的立场就是有问题的,中国就站在了全球、理论和道德高度,可以随意维权了。

有部分内容重复,博友见谅。

注意:版权所有,欢迎探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999-801291.html

上一篇:140606 恽戈之争,围观与战略围观
下一篇:140608 为啥是18套高考试卷
收藏 IP: 222.88.2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