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原光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bohang

博文

Fermi子自旋动力学过程

已有 5104 次阅读 2014-5-19 07:52 |个人分类:文献|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Dynamics, spin, rotation

Fermi子自旋动力学过程

利用Feshbach共振可以调节冷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Fermi子在Feshbach共振点依然可以有很长的寿命,因此利用这点可以研究Fermi子在共振作用下的自旋过程。而相反,Bose在Feshbach共振点附近寿命很短,因此不适合研究自旋碰撞过程。最近一期Science上出现一篇Thywissen小组的文章(Science 344, 722 (2014)),测量了Fermi气体在共振作用下(unitary regime)的横向自旋扩散效应。刚看到这篇文章,还比较奇怪,为什么能发到science上去。因为文章用到的spin echo方法,2011Kohl小组首次采用的,文章发表在Nature physics上(Nature Physics 9, 405–409 (2013))。但当时用到的是二维Fermi气体,并且测量的结果和预期小好几个量级,理论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解释。

实验过程如下:原子初态是自旋极化的,加一个Pi/2脉冲,将原子制备到spin upspin down的叠加态,如图a然后自由演化,由于磁场的存在,自旋会在磁场下Lamor进动。设置磁场为一个梯度磁场,因此每一个位置的自旋选择速度不一样,造成自旋的退相干,如图b。除了自旋的Lamor进动外,自旋之间还有一个自旋旋转效果。具有不同自旋的两个原子可以碰撞,总自旋守恒,但是他们各种的自旋确可以旋转一定角度,如图c

1自旋碰撞导致退相干。

两个过程bc都会导致系统退相干。但是过程b是单粒子过程,通过加一个spin echo(Pi pulse),可以消除这个磁场不均匀造成的退相干,剩下的就是自旋碰撞造成的退相干。这个过程的快慢和自旋横向扩散系数相关。

下图是一个主要实验结果。图中的插图是测量系统自旋相干性随时间的变化,从中可以拟合出自旋扩散系数。调节Feshbach共振,改变相互作用,测量扩散系数。在unitary区域,这个扩散系数是一个常数,测量结果为6.3x10-3hbar/m.这个值比一般的预期小三个量级。还没有很好的理论解释。我们也可以看到图上没有理论拟合曲线。


2:自旋扩散系数。插图:系统退相干(退磁化)。

Thywissen小组将这个方法扩展到三维气体。整个时序是一样的,但是更系统的测量了这个过程。下图是他们测量自旋扩散系数的结果。


3:自旋扩散系数。插图:系统退相干(退磁化)。

A测量了退相干时间和磁场梯度关系。图BKohl小组结果类似,但是扩散系数和预期吻合,为1.08hbar/m.

这篇Science文章中另一个重点是测量了在退相干过程中的Tan’s contact变化。实验发现,在退相干过程中,Fermi子的动量分布改变了,出现一个高频的尾巴,并且这个尾巴可以用contact来描述。Contact描述系统当地原子关联性的参数,随着时间的增加,contact增加,意味着原子的关联随做自旋碰撞建立起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0329-795687.html

上一篇:分子的三维磁光阱
下一篇:光钟的新记录
收藏 IP: 128.138.1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