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对于“职场”的认识非常缺乏,我给课题组研究生上了一堂职场课。
我本来以为只需要埋头搞好自己的科研就行了,但实际上,职场的情况非常复杂。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倒不一定被别人视为“眼中钉”,但也要处处小心。我刚到美国一个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时,和另一个博士后在同一个办公室。我发现她不是特别友好。经过一段时间,才融洽些,她这才说出了原因:“你干活为什么那么卖力!给我的压力很大!”除了这个原因外,有一次我在办公室吃盒饭,她说让我到别的地方去吃,因为她不习惯盒饭散发出的气味。
回顾了这段往事,我对学生说,初入职场,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有的新人抱怨说办公室里的人不给他喝桶装水,可是他有没有想过,他有没有出钱或者出力?哪怕他嘴巴甜一点也行啊。还有的新人不拘小节,进了办公室看别人办公桌上的东西或者盯着别人的电脑看,这都是大忌啊。
说话或者做事得经过大脑。举个例子,有的学生实验室没有一种仪器,就到别的实验室求助。而别的实验室研究生说:“你们老板自己为什么不买一台?”这样的话很常见,如果彼此是熟悉对方脾气的朋友的话,那倒还好。可是如果不是呢,那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我有个研究生刚进来时常说一些听起来刺耳的话。比如实验室里,别的老师的学生在做实验,他会向别人的学生打听别人的实验,还会使用“你为什么不”的句型。别人的学生也会用“怎么了”来回话。这都是不会说话。
职场上,你会说话的吗?别的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然后问你的态度。你“嗯”了一声或者表示同感,不久话传到别人耳朵里,变成这坏话是你说的。有时候,有人议论领导的坏事。我的建议是,别加入议论,一方面,别人会说是你说的。另一方面,别人能把领导的事告诉你,也会把你的事传出去。学生就问:“那么应该怎么回答呢?”我说,你可以说:“对这事不大感兴趣,还是让我们讨论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吧。”
有时候研究生的举动非常随便,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后果。但是我总是提醒他们。我举例说,有个女研究生由于实验条件限制,需要借用别的课题组的仪器。那些仪器由别的课题组的“大师兄”负责管理。也许别人也不是很情愿提供帮助。一次,这个女生在路上遇到“大师兄”,约好晚上在网球场打网球,结果晚上“大师兄”到了网球场,一个人也没有,回来就生气地说:“不守信用,以后不给你们用仪器了。”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研究生听,就是为了让他们记住:小处不可随便!
职场相信结果,不相信借口。我有个博士生进校后曾向我请假,理由是女友的爸爸到上海,他需要去陪他们。后来我让他去做个表征,他对我说能不能晚点做,因为下周要考英语。这些事情使我产生深深思考。在电影院里看到电影《等风来》,里面一个杂志的小编,领导让她到某个地方采访,她还挑三拣四,被领导狂批一顿。这时候,坐在我后排的“职场男”脱口而出:“领导交给你的任务,你能讨价还价吗?”
做事要积极!往往,有的研究生今天说腿痛,明天说肚子痛。老师交给他一个工作,他能把任务拽在手中,当做“挡箭牌”。每次老师问他,他都说“在做着”,以至于老师无法给他布置后续工作了。这样的人看似聪明,实则愚蠢。我常给学生讲一件事:一次会议,由一个人负责记录。会议开到晚上八九点钟,结果半夜里,参会者收到了记录者连夜赶出来的会议记录!领导就是喜欢这样的人。
在职场上,领导往往会给你安排各种各样的事。你也许会产生抱怨的情绪。但有没有想过,领导让你做事,不是折磨你,而是器重你、需要你。你为领导做的事情越多,越是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领导对某件事情越头痛,越是能显示你存在的价值。有些人帮别人做事,一上来就讨价还价“你能给我什么好处”,但其实这个很愚蠢。你真的把事情做好了,好处还会少吗?
做事要多跟踪进展,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已经在进行了!我不喜欢听到什么“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也不喜欢听到“在做着”、“应该马上就能出结果”。我要听的是已经做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能出结果。我不需要“有口无心”地像是做了,我需要的是用心去做。有一个老师到国外实验室做实验,事后对方寄来账单,需要支付材料费。可是这时候正好放暑假,财务科操作外汇事务的人休假了。于是这件事情都耽搁了。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个人休假了,财务科有没有其他人能帮忙呢?你有没有找过他们领导寻求帮助或者给个确切说法呢?操作外汇的人休假了,如果校长出国,他是不是没有外汇使用了?
做事要雷厉风行,好不好?比如说要联系一个测试业务。你打电话过去,对方不在或者已经下班了。你有没有想过找到对方的手机号码,然后联系上对方呢?如果需要排队做一个表征的话,你有没有想过探索各种可能性,比如别的地方也有这种表征,或者说服排在前面的人让出机时给你呢?送气体钢瓶的人或者送仪器的人把钢瓶或者仪器往楼下一放,然后说不能帮你搬上去了,你有没有办法把事情搞定?你在校期间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说服别人的能力,对你将来在职场上的发展是很有用的啊。
总而言之,我认为,读研究生不仅仅是科研,更是“职场历练”。有了这些历练,对自己将来在职场上的生存和发展很有帮助。
后记:修改后由《中国研究生》发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