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教师成长的代价 精选

已有 9925 次阅读 2014-3-19 13:05 |个人分类:教育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胡言乱语,请勿对号入座。

大概很多人并不认为做教师是个多么难的事,满腹经纶还能教不好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恐怕真没想的那么简单。

年轻人从当老师的那一天开始直到中年,其教学有多大长进?对教育有了多少领悟?而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外科医生从实习到主刀需要相当的时间,而且第一个手术通常需要有经验的医生一旁指导,不小心给病人造成伤害也在所难免,这就是医生成长的代价。中医从入行到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名中医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了,没有在大量病人身上的实践,大概很难成为一代名医。可在实践的过程中,病人需要承受多少痛苦?也许本来可以好得更快的病因为医生的缺少经验而延长了患病的时间,也许本来不需要承受的痛苦因为医生的误诊而承受了甚至发生了意外。换句话说,医生的成长需要以患者的痛苦为代价,这话貌似有点危言耸听,但未尝不是事实。

教学失误的后果看起来没医疗事故那么严重,因为不会有人在教学中受到人身伤害,但这种伤害却是深远的,他影响的也许是受教者的一生。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课堂生动有趣,学生不仅兴味盎然,而且受益匪浅,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不仅兴趣索然,而且浪费生命。可是我们有多少课是生动有趣的?

这些年带了一些教育硕士,大多数都是在职读书,生活中已经有了若干年的教学体验,有些甚至还是名校的名教师,然而从他们的论文可以看出,对教学缺少应有的思考,很多人似乎并不关心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学生得高分才是王道。可是学生得高分的代价是什么?是对知识的厌恶与求知欲的丧失。老师课堂上没有耐心对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详加解说,也不关心定理的科学意义,本来应该是教学重点的概念课与原理课变得无足轻重,老师关注的重点是怎么解题。根据我有限的了解,造成教育现状的原因不仅仅是升学压力,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是我们的课改没有考虑到中国师资的实际状况,一群对微积分一知半解的人在教微积分,一群从没学过统计的人在教统计,效果可想而知。令人吃惊的是,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学生照样可以拿高分,就像研究生可以不懂某个概念,但不影响他用这个概念写论文,匪夷所思却千真万确。二是一些老师自身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就有点肤浅,对数学史缺少了解甚至一无所知,要他讲清楚概念的产生与背景,讲清楚定理的科学意义的确有点强人所难。我们一些经常在中小学老师面前指手画脚作报告,在全国中小学届赫赫有名的专家自身对历史、对知识的理解就很肤浅,例如你问他诸如孟子为什么叫孟亚圣的问题,他的回答多半会令你大跌眼镜。如果老师是个上进心很强的人,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可怕的是很多老师疲于教学、课外做家教,还有多少心思与精力提高自己?这恐怕是我们的改革者没有注意或者压根就不想注意的问题吧?

在我们增加所谓的信息量、知识量之前,为什么不想方设法让老师们先把传统的内容融会贯通呢?为什么不鼓励老师们去好好钻研书本知识的深刻内涵呢?老师自身对概念的产生与背景都一无所知,如何能向学生讲清楚这些概念?就以中学数学中的复数概念为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以x2+1=0在实数范围内无解为例(这是我多次向学生了解后得出的结论,发现例外者请在此指出),从而引入纯虚数概念,历史上复数是这么产生的吗?我们为什么不尊重历史?我们不了解历史为什么却有勇气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侃侃而谈概念的产生?就不怕将来学生了解了历史之后耻笑于我们?与其教那么多连老师自身都半懂不懂的新知识,不如让老师们先驾驭传统知识,让传统知识变得更有趣味性与“科学性”。

如果学生不知道知识为什么如此产生、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那么学生学到的将永远只是知识而不是思想。一个涉及数以亿计学生的教育,岂是拍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事?

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都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不让老师的成长周期变得短一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777361.html

上一篇:单反毁三代,音响毁几代?
下一篇:精英成长的代价
收藏 IP: 202.192.42.*| 热度|

47 武夷山 魏东平 李宁 李志俊 周健 张宗宁 陈加藏 段庆伟 钟炳 张骥 林中祥 吕喆 汪育才 师应龙 陈小润 韦玉程 曹俊兴 高绪仁 赵美娣 葛素红 王永林 杨正瓴 孟利 袁刚祥 张红光 闫安志 苏德辰 闵应骅 侯雄坡 牛丕业 汪晓军 陆俊茜 侯成亚 关法春 刘世林 刘淼 秦智袖 赵甫荣 wangqinling happyspoon louiexp wgq3867 hitlby biofans 心静如水 xiaxiaoxue86 blackrain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