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文

我喜欢的郑板桥几首作品 精选

已有 10104 次阅读 2013-6-3 07:13 |个人分类:语词|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诗词, 郑板桥

我喜欢的郑板桥几首作品

 

郑板桥,早年贫苦,曾当过教书先生,44岁中进士,做过县太爷。但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郑板桥以诗、书、画名世,是扬州八怪之一。其怪,还由于此老是一位同性恋者。到了晚年仍有此好。他曾在《板桥自叙》中坦言自己“酷嗜山水,又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然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币来耳”。

板桥的诗作大致和自身遭际有关,甚有感情。我特别喜欢他的三首:沁园春词、教馆诗和道情十首。《沁园春》词是他贫困潦倒时的牢骚之作,愤世嫉俗,俨然是一位愤青。《教馆诗》则回忆了教馆时的屈辱生活,不过后两句“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说明是进士高中后所写,活脱写出了由落拓到发迹的心情转变。至于《道情十首》,据说创作于雍正年代,郑板桥是乾隆年的进士,显然是还没有发迹时的作品;郑板桥对这篇道情十分在意,曾先后多次修改,世间流传有多种印刷版本,还有他多个书法墨迹版本。说明郑板桥放荡不羁、归隐自然的性格,他辞官以后的后半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郑板桥词 沁园春.恨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山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钳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郑板桥 教馆诗

教馆本来是下流,

傍人门户度春秋。

半饥半饱清闲客,

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

功多子弟结冤仇。

而今幸得青云步,

遮却当年一半羞。

 

 

 

郑板桥《道情十首》

引子:枫叶芦花并客舟,烟波江上使人愁,劝君更尽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头。自家板桥道人是也,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间,教歌度曲,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消除烦恼。每到青山水绿之处,聊以自遣自歌,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这也是风流事业,措大生涯,不免将来请教诸公,以当一笑。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 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 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 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 兔葵燕麦闲斋供。 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 秋星闪烁颓垣缝。 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水田衣,老道人,背葫芦,戴袱巾; 棕鞋布袜相厮称。 修琴卖药般般会,捉鬼拿妖件件能, 白云红叶归山径。 闻说道悬岩结屋,却教人何处可寻?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 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 一朝势落成春梦。 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 千门打鼓沿街市。 桥边日出犹酣睡,山外斜阳已早归, 残杯冷炙饶滋味。 醉倒在回廊古庙,一凭他雨打风吹。

  掩柴扉,怕出头,剪西风,菊径秋; 看看又是重阳后。 几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残阳下酒楼, 栖鸦点上萧萧柳。 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邈唐虞,远夏殷。卷宗周,入暴秦; 争雄七国相兼并。 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 李唐赵宋慌忙尽。 最可叹龙盘虎踞,尽销磨燕子、春灯。

  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 未央宫裏王孙惨。 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 孔明枉作那英雄汉; 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拨琵琶,续续弹;唤庸愚,警懦顽; 四条弦上多哀怨。 黄沙白草无人迹,古戍寒云乱鸟还, 虞罗惯打孤飞雁。 收拾起渔樵事业,任从他风雪关山。 风流家世元和老,旧曲翻新调;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 俺唱这道情儿归山去了。

 

尾声:风流家世元和老,旧曲翻新调;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道情儿归山去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696039.html

上一篇:一千多年以前的动手智力竞赛
下一篇:伯努利父子的恩怨
收藏 IP: 114.250.75.*| 热度|

25 武夷山 陈小润 李伟钢 董焱章 陈佐龙 秦逸人 庄世宇 陆俊茜 曹聪 李毅伟 覃开蓉 唐常杰 汪晓军 杨月琴 吉宗祥 张士伟 丁邦平 曹裕波 刘小峰 强涛 陈然 anran123 crossludo luxiaobing12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