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末大女儿一家带着可爱的外孙女从深圳回来,小女儿一家带着一岁多活泼可爱的小外孙从南城过来,春节一家人就在其乐融融的亲情中过去。随着学生们真诚祝福的短信浪潮,新的一年我也开始向75岁进军了。十年前同伴们还称我是“不要命的爬山虎”,现在右腿关节已经劳损,心脏病、高血压已经警告我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在高山面前“意气风发”了。但是我不后悔,感觉很平静,回首往事心不愧,几十年来我用心教着我的学生;用心做着我的教学和科研;用心在实践中积累。
人老了,总该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年节中我和马文璞老师共同编著的60多万字的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终于修改完稿,即将交付地质出版社了。这是一本阐明我国不同地区地球动力学环境及其在地质历史上演变的教材,讲述中国和亚洲大陆是如何在4亿年期间由多个不同源区的陆块拼合而成,中国的地形地貌又是怎样与何时形成?正如肖序常院士在《序》中说的“这本教材是他们毕生积累之作”。从1998年马老师邀我共同编写教材至今,已经整整十五年了,这十五年我和马文璞老师为编写好教程,几乎献出了全部心力。
马文璞老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研究生,是张文佑院士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他大地构造的研究生涯,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教近五十年,主讲《大地构造学》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学子上千,是国内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为编写这本教程,1997-2008年期间他遍读国内外海量文献,撰写了近70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A4纸)24本,为教程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学基础,目前因年事已高,身体有病在美国女儿家安度晚年;我本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在长春地质学院(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任教四十三年,也主讲《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长期从事区域大地构造的教学与研究,涉足地域遍及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华南地区,我所有的灵感和著述,都是在野外用两条腿走出来的。这所有的实践与心路积累成为教程的素材,也使这本教材具有我们的认识特色。
我的成长离不开我的启蒙老师杨森楠教授,是他把我带进了《中国区域构造学》的殿堂;离不开毕业后引导、培养我的李志超、崔盛芹、杨振陞教授;更离不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关心、鼓励、教诲我的恩师王鸿祯、刘东生院士。
我和刘东生院士是在2000年4月参加第15届喜马拉雅国际会议(15HKT)会前野外考察时相识的。很早我就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黄土专家,仰慕已久但只在开会时见过他,未曾近距离接触。那次考察使我对老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发觉这位享有盛誉的院士、大科学家,为人却非常谦和、平易而且风趣。他是搞黄土的大专家,又是资深院士,但是他在学术上博大包容,从不把自己的学术认识当作顶峰,在自己不甚熟悉的领域,竟会请教于我这个晚辈,使我感触颇深,油然而生敬意。2000年8月我参加在旧金山斯坦福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又和刘东生先生不期而遇,我们成了邻居。会议间歇我们促膝交谈,他向我谈了许多黄土研究的趣事和上世纪60~80年代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时在希夏邦马峰发现“高山栎”化石的前前后后。2001年6月我联系邀请他到吉林大学讲学,校报编辑对他进行专访时我陪同在座,联系前面在斯坦福大学的交谈,使我有幸了解了刘东生先生研究黄土的始末。刘东生先生用自己的学术经历告诉我“科学是需要实践认识的积累的,地球科学每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成年累月的科学实践积累、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碰撞和启发而产生的”。从2000到2008年刘先生逝世,八年来我们成了忘年之交的学术诤友,是刘先生使我从柴达木盆地的研究扩展到了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的研究;使我打开了眼界从中国西部区域构造的形成联想到全国构造-地貌与气候带的形成,我的两篇论文都是刘先生钦点刊入《第四纪研究》的,刘先生的为人和功绩也成了我在教学中向学生必讲的内容,他的卓越人格和贡献也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1998年我对中国西部大地构造有了一些看法,曾请教王鸿祯老师,我是否可以写一本专著?他说“专著是向后看的,文章是向前看的,你正在做科研,许多认识需要反复验证,建议你还是多写文章为好。”我秉承老师的教诲这样做了,效果很好。当得知我协助马文璞教授共同编写新一轮“区域构造”教材时,他很高兴,在认真审阅我们的编写提纲后,建议我们把教材名称定名为“中国区域构造学教程”,并且鼓励我认真编写好教材,他对我说:“国外许多大师,象康迪(Condie, K.C)都是在不断编写、更新大地构造教材的过程中丰富着理论认识的”。就在他病重我去看他时,他依然关心着我们教材编写的进程……编写教材是一个艰苦又细致的活,既艰苦又有欢乐,从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综合到全国的综合,对时空演化的认识确实会上一个台阶,这种学术上的欢乐是任何东西也换不来的。好在我有那么多好学生,像肖文交、赵越、杨振宇、刘俊来、罗照华、张培震、郝天珧、赵国春、张世红等,他们都是我国地学界各领域的精英,他们都在无偿地帮着我,及时提供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教材的各个章节添彩。教材是为培养人而写的,老师培养了我,我再去培养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这本教材就算我完成承上启下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将要交给后人的一份新春献礼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