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上起来看到曹聪老师的《Google和硅谷、美国创新的未来》,又感慨了一番。第一点是公司的知识创新地位在迅速攀升,除了这些已有的成功的公司,在学术界搞出一些名堂的人物也纷纷在搞自己的公司。这种创新型的公司文化可能会慢慢瓦解和收编传统的、政府领导的教育和科研,直到形成一种新的平衡态为止。第二点是智能自动化已经向我们走来。这可能会给很多传统产业带来不小的打击。
智能自动化对我来说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远是因为我不懂智能自动化的细节,近是因为我现在就渴望着智能自动化能解决我眼前的问题。
科学网的几位小年轻曾经倡议过成立科学网大学,我觉得精神可嘉,就严重地支持了一把,抛出了《科学网大学后现代无厘头》专业的说法,并进行了第一次全球性招聘会。此后,还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科研话题《实验自动化研习班》。此话题引起了有自动化背景的刘洋高度关注。可惜由于诸多原因,没能把这个课题作实质性的推进。今天就简略地谈谈这个课题的背景以及意义,看看大家有何想法。
果蝇(以及其他小动物,例如线虫、扁虫等)的“诱变遗传筛选”的目的和做法都很直接:用药物随机地诱导动物的基因突变,得到突变体;观察到突变体的有意思的表型以后,保存感兴趣的突变体,克隆导致突变的基因。这是发现和研究基因新功能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除了这种“随机诱变-克隆基因”的筛选模式,还有别的方法来研究一个基因的活体功能。例如有目的地敲除某个基因,也可以用RNAi的方法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量。但它们都有一些缺点:基因敲除速度慢,而且目的性太强,做了一年实验以后,发现基因敲除后动物一切正常,那还是挺打击积极性的;RNAi降低基因的表达量的程度因基因而异,而且还会非特异性地扰动别的生物学过程, 所以只能作为一种粗略的筛查,一个基因的活体功能最终还是要基于突变体的分析。
另外,诱变遗传筛选可以找到同一个基因的不同突变体,例如让基因不能编码蛋白、编码缺失了一段的蛋白或者编码单个氨基酸突变的蛋白。这些信息很可能对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分析提供很有意义的帮助。这一点是基因敲除和RNAi难以做到的。此外,单基因的遗传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我们需要明白两个或以上基因突变后能否产生一些协同作用,也就是说,各个基因突变没啥影响,但把它们加起来,将会产生很强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会对药物研发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诱导遗传筛选在发现多基因联合作用上很有优势,只要设计出合适的筛选模型,就可以找到相互作用的基因。
诱变遗传筛选可以得到有表型的基因突变,但其速度也很慢,甚至比基因敲除还慢。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诱变遗传学筛选的步骤:
这四步,每一步都耗时间耗体力。在2000年以前,果蝇基因组不完整,最后一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即使有了果蝇基因组,最后两步加起来还是要耗费很多时间,因为通常在这些被定位的区域会有几十个基因,而且突变不一定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
第三、第四步的瓶颈在最近有被突破的希望,而带来这种希望的是新一代的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这些新的测序技术把DNA测序的效率大大提高而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测果蝇突变体的序列,把它们与未诱导突变的果蝇进行比较。
当然,用药物对果蝇进行的随机诱变可以在基因组里产生多个突变,如果我们只比较一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序列,可能会得到好几个候选基因,不知道是哪一个导致突变表型的。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把有相似表型的果蝇突变体进行杂交,看看这些果蝇是否含有相同的突变。如果是的话,把这些突变体的序列放在一起比较,就可以知道突变基因了。如下图:
测序和序列分析的自动化比较容易实现,所以果蝇诱变遗传筛选的第三第四步应该不是问题,那瓶颈就回到了第一第二步上:如何实现从果蝇交配到细节表现观察的自动化,让科研人员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1/0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椤掑鏅梺鍝勭▉閸樿偐绮堥崼鐔稿弿婵妫楅崝锕傛煥濠靛棭妲哥紒鐘烘珪娣囧﹪濡堕崪鍐╂暰闂佸搫鎷戠紞浣割潖閾忚宕夐柕濞垮劜閻濄垽姊洪悷鏉挎闁瑰嚖鎷�:0 | 濠电姷鏁告慨鐑姐€傞挊澹╋綁宕ㄩ弶鎴狅紱闂佽宕樺▔娑氭閵堝憘鏃堟晲閸涱厽娈查梺绋款儏椤戝寮婚敐鍛傜喎鈻庨幆褎顔勯柡澶嗘櫆缁诲牆顫忛搹瑙勫磯闁靛ǹ鍎查悵銏ゆ⒑閻熸澘娈╅柟鍑ゆ嫹 | 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閹间礁纾婚柣鎰惈閸ㄥ倿鏌涢锝嗙缂佺姳鍗抽弻鐔兼⒒鐎电ǹ濡介梺鍝勬噺缁诲牓寮婚妸銉㈡斀闁糕剝锚缁愭盯姊洪崨濠庢畷鐎光偓閹间礁绠栨俊銈傚亾闁宠棄顦埢宥嗘綇閵娧呯厑缂備礁鍊哥粔鎾偑娴兼潙閱囬柣鏂挎惈瀵娊姊绘担铏瑰笡婵炲弶鐗犲畷鎰板捶椤撴稑浜炬慨妯煎亾鐎氾拷 |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褏鏆﹂柛顭戝亝閸欏繘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姾顫夐妵鍕箛閸洘顎嶉梺绋款儛娴滎亪寮诲☉銏犖ㄦい鏂垮綖濮规鎮峰⿰鍛暭閻㈩垱顨婂鏌ュ箹娴e湱鍙嗛梺缁樻礀閸婂湱鈧熬鎷�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0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