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观察、人生感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jxie 中国科学院 工学博士

博文

体会日本人的认真 精选

已有 12068 次阅读 2008-12-19 15:45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日本, 日本人, 认真

 
日本人的认真想必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今天黄庆的博客上就介绍了一位,一个小错误(可能是电脑感染了病毒)让我们一不小心体会到了那位教授在评审时的细致与认真。今天,我还听到了一个关于日本人认真劲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实验室。早上,中岛告诉我,末广博士花1小时用手混一个料,一共26个样品,每个2克左右。为了赶日程安排,末广凌晨3点半就来实验室混料,而且都是在手套箱里进行的。听完,我吃惊不小。3点半?手套箱里?1小时1个?请教了中岛,日语中“认真”的汉字是“真面目”。 末广也太“真面目”了!
末广的认真我早已领教过,不过都没有今天这么具体。他2001年左右在我们小组做博士后,我们共事过3年。我时常看到他做实验之前,都十分仔细地擦拭炉管的端口、气路的封口、药勺、镊子、坩埚等,一边擦着一边还吹着,一件东西也得花好几分钟,知道了他很不着急。博士后工作结束后,他申请NIMS职位未果,2006年联系到了日本东北大学当了一名助手。助手还不是固定职位,但升格为准教授比较困难,需要有突出的工作成绩和论文。末广为了晋升,在摆脱了沉重的辅导学生任务和教研室繁多的杂事之余,抽空3天来我们小组做点实验,用作写文章的数据。本来时间就是挤出来的,而且1小时混料效果和2-3分钟混料效果未必就有天壤之别,可末广仍然坚守自己认真做事的原则,宁可牺牲睡眠时间,其虔诚、务实的态度令人敬佩!
其实,类似末广这样认真的日本人在我的周围还有很多,我们组里的山本和高力就是。山本8年前从日产公司辞职后来NIMS做特别研究员,负责管理组里的所有设备和运转。在他的实验纪录本里记满了实验设备出现的问题、对策、是否联系过生产设备的公司以及联系人等,在使用设备的前后他也仔细清扫设备的一些部位,这样的认真程度使得我们的一台气压烧结炉频繁使用了7年都没有修理过。也是这种认真精神,山本在他52岁的时候拿到了博士学位。在拿博士学位之前,他只有类似我们中专的学历,他是靠翻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查英文单词的日文含义,下班后每天在办公室查到到晚上11点,仔细地做着笔记。高力是为中年妇女,有两个上大学的女儿。她来我们实验室是帮着测试样品的荧光光谱。硅所的访问学者李江的办公室就在她测试房间的隔壁。李江在回国之前,在使用网络的解约方面让她帮着问网络公司如何处理。帮忙那天,我也在现场。只见高力放下手里的活,不厌其烦地打电话到网络公司咨询情况,一点一点记下网络公司的答复。她先跟我解释解约的流程,让我再跟李江说明。她不放心,又将纪录下的、杂乱的东西仔细整理好,写在一张纸上交给李江。这整个过程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在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点钟了。高力是技术辅助员,按规定她5点半就要回家的,但李江一事耽误了她的测试工作,她没有回家依旧回到工作岗位完成她没有做完的测试。其实,我们对她测试的数据的完成日期没有严格的规定,完全可以坦然地回家,第二天再测。我为之感慨!以前在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呆的时候,就和两名从日产公司退职的日本人一起做实验。他们的任务就是摸索一个材料组成的最佳合成工艺。整整两年,他们就每天不厌其烦地改变工艺条件:温度、升温速率、升温方式、保温时间,认真地测试每天的样品。终于在我从德国回来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他们所做的压电陶瓷材料的性能超过了两年前的3倍!我也是为之一怔!
毛主席以前讲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两字。我想,日本科技的进步和产业技术的发达虽然不能完全归结于日本人的认真,但至少可以说“认真”起到了一个相当大的作用。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认真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认真地消化吸收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才有了如今科学技术和产业技术发达的日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学日本人的认真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8-51845.html

上一篇:奔向(甭想?)纳米,兼谈纳米颗粒的毒性(G.Oberdorster教授在NIMS的报告)
下一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我们做了没有?
收藏 IP: .*| 热度|

6 阎建民 刘进平 杨秀海 陈国文 zzuwsl liux831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