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里,师妹没有合成出我想要的sialon纳米粉体,倒也发表了好几篇像样的文章,上个月回国的时候俨然成了上海一名牌大学的副教授,可喜可贺啊!其实,她所合成的粉体粒径可以控制在了200 nm 左右了,一般固相法做的在5 um 甚至100 um 以上。可是,200 nm是体现不了量子效应的,所合成粉体的发光强度也就不尽人意。据说,粒径得在40 nm 以下才会出现所谓的量子效应,量子点是不是最好我不清楚。这么细小的颗粒估计很难在sialon的世界实现了。起初还有些念念不舍、欲罢不能,但在听了Oberdorster教授的报告后心里安慰了许多。Oberdorster教授是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医学和牙科学院的毒物学家,目前从事纳米粒子的毒性学研究。上周在NIMS作了一场题为“Concept of nanoparticle (NP) toxicology”的报告。他举了碳纳米管(CNT)的例子,源自Poland 在Nature Nanotechonology (Vol.3, 423-428, 2008)的文章。意思是碳纳米管的作用类似石棉,注入老鼠身上会引起间皮瘤,具有潜在的毒性和致癌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纳米颗粒的产品,如含有纳米Ag的喷雾剂、含有纳米TiO2的防晒霜、纳米领带、纳米袜子等,直接与人体接触,纳米颗粒作用于人体,其长期使用存在的问题是未知的,有待深入的研究。拿防晒霜为例,研究表明很多产品中使用的二氧化钛纳米微粒可以进入皮肤甚至细胞,并在细胞内产生自由基,破坏原有的基因,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是值得进行评估的。Oberdorster教授发现,大多数在含有直径为20纳米的“特氟龙”塑料(聚四氟乙烯)颗粒的空气中生活了15分钟的实验鼠会在随后4小时内死亡;而暴露在含直径120纳米颗粒(相当于细菌的大小)的空气中的对照组则安然无恙,并没有致病效应。在另一项研究中,该研究小组发现用碳13和锰制作的纳米颗粒能够进入大鼠的嗅球,并迁移到大脑。
Oberdorster教授针对纳米颗粒如何从肺部转移到胸膜提出了以下问题,即 (i) What efficiency of the translocation; (ii) What size of NPs; (iii) Do they cause effects and what’s the mechanism; (iv) Impact of impurity including endotoxin。他又给出了一些实验数据,包括纳米Ag和纳米TiO2(两种物相)。他表示研究纳米颗粒毒性问题,必须从了解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开始(物化特性不同导致纳米颗粒的生物活性和毒性不尽相同),包括 (i) Size, distribution, shape; (ii) Agglomeration/aggregation; (iii) Surface properties: area, charge, chemistry (contamination), defects; (iv) Solubility: liquid, aqueous, in vivo); (v) Crystal structure; (vi) Method of production ,preparation and process。他最终的结论是,纳米颗粒无处不在、自由运动,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而我们毫无防范;我们必须去研究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以确定那些高活性的纳米粒子。好可怕的纳米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