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研究、创业、和价值观的一封信
邹谋炎
一位博士生面临前途的取舍,与我有书信交流。提出的问题可能其他的年轻朋友也关心,在此我写了一个粗糙的回信,现贴出来和关心的朋友们一起讨论。
原信摘录:
“也是我这两年多的体会。学术本身是有意义的事业,但是学术圈确实一个没有意思的地方,”
“我最近几年还在想在学术圈的原因是,第一,我还是很热爱研究,特别是本质性问题的研究,第二,对自己也是一种积累,我现在对图像,视频处理的各种技术非常熟悉。因为做研究,从理解上比工程师深刻。但是,如果长期在学术圈呆,也是让人非常压抑,就是在学风还算不错的香港也是paper-work。而且影响力也是有限,即使图像处理领域著名学者做的东西能影响社会的也是少数。”
“一直在思考自己,找一条合适的道路。当然,先生存后发展是您教我的。我会渐进式的去实现计划。我还有问题想请教您:创业更多的是非技术的问题,面对困难很多也是非技术的。我们做研究的人是或能胜任这个角色?第一个层面是,业务层面,当然这可以学。另一个层面是,价值观层面,学者和企业家的是有些不一样的。如果,真的创业了是不是就要把自己努力往企业家的方向培养,放弃学者的思维和价值观?”
我的回信摘录:
“人的价值观应该和他是学者或企业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贪婪的“学者”,但也可以看到,例如美国以巴菲特为首的最富有的若干商人和企业家向政府呼吁“向我们增税”,并通过慈善等活动回报社会。这个情况在中国不知在何时可能看得到。
在中国社会中许多人习惯于是将研究和工程、学术和创业、学者和企业家对立起来。我以为不应该对立起来。特别是高科技领域,应该是研究和工程的密切结合。在科技领域中,“学者的思维”是什么?研究是不是只是兴趣、乐趣?是不是只是求知就够了?科学研究要不要有社会价值这个指标?这些问题很基本。如果一个学者和一个企业家都承认他们的工作都可以用社会价值来评价,都承认社会责任,那么他们的价值观就没有本质区别,而只是工作、兴趣上的区别。特别是,你可以是一个研究者,也可以同时是一个创业者或企业家,这仅仅决定于你的能力。
对研究人员来说,创业应该是研究积累的结果,而不应是盲目的冲动。工科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应用目标,是不成熟的表现。只要你的研究有明确的应用目标,若干年积累下来,就可能形成你自己的创业方向。
‘作企业不需要多少理论’,‘创意产业’和应用开发产业有这样的例子。如果你想有自己创造的高科技产品,那么,可能不是理论无用,而是理论不足。我目前做的小企业要能成功,必须解决 …。” “ 关键的部分都需要理论支持,需要自己去推演、编程、制作、和实验。这些工作缺一个环节,就难以达到产品目标。当然,你可以找合作者一起来达到一个产品目标。这是一点个人经验,不一定对你有参考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