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纪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otusboat http://gs1.dlut.edu.cn/Supervisor/ZHAOJJ.page 专业计算物理

博文

体育与科研,奥运金牌与诺贝尔奖

已有 7486 次阅读 2011-9-11 21: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影响因子, 诺贝尔奖, 研究型大学

刚刚分享了老友李宁的一篇博文,倡导发展和保护高等教育多样性,其主要论点“绝大多数高校的目标,应该锁定在为国家输送合格从业人员上,... 发展研究型大学和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是同等重要的”,深合我心。

在这篇博文的评论中,一位匿名网友写道:“写到点上了。在理化所听诺将得主讲座,之后一个学生问:您觉得中国如何才能培养出诺将得主?那个老外直接回答: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教育科研的终极目的是提高民众的wealfare,而非得奖。现在的管理者,只记得世界一流、211、985,忘了办大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了。”由此联想开去,体育与科研,奥运金牌战略和追求诺贝尔奖(以及在高影响因子刊物如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其实是有一定可比性的。

中国自晚晴以来百年积弱,被视为东亚病夫。由此,国家富强之后,特别重视奥运金牌,期望以此来洗雪百年之耻,彰显大国实力。终于,我们的金牌总数超过了美国;而在亚运会上中国更是遥遥领先其他亚洲国家,体育大国当之无愧。按说,某个体育项目的强盛,应该是要有群众基础的,典型的如美国人的篮球,中国人的乒乓球。然而这些年来,群众体育运动并没有随着奥运金牌的增加得到相应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重压下,能够有条件和时间从事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少,亚健康人群逐渐扩大。似乎我们在金牌的角逐中,忘记了体育的本质意义是强身健体。

对于教育科研与诺贝尔奖(或在顶级刊物发表论文)之间,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中国近年来在高影响因子的各学科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逐年增加,国家制定着种种政策引进和支持学术大师们去冲击Nature/Science、诺贝尔奖,我们的学术评价体制越来越看重刊物的影响因子,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建设研究型大学(前面往往还有国际一流、国际知名等前缀)。这一切,都和奥运金牌战略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科学研究的目的,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满足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好奇心,揭示未知现象和规律;发展新的技术,造福人类。很多时候往往两种兼而有之。获诺贝奖、发表Nature/Science论文,是一个国家科学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而非科学研究的目的。如果科学界的整体水平上不去,科学成果不能用于解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我们的高等院校不能为社会各行业教育出合格的人才,哪怕我们集中资源造就了几个诺贝尔获得者,中国的科学就上去了吗?科教兴国的目标就实现了吗?综合国力就能够提高了吗?

诚如上面引述的诺奖得主所说的,“教育科研的终极目的是提高民众的福利,而非得奖。”。在体育方面,为了全民的健康,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群众体育运动,全民强身健体,以此作为奥运金牌的雄厚基础。教育科研也一样,我们不能成天浮躁地盯着顶级刊物、大师、诺贝尔奖,而是应该扎扎实实地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同时重视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给予足够的资源和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安心教学科研,如此方能提高国家的整体水平,为持续做出高水平原创成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假以时日,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拿到的诺贝尔奖,才是国家实力的真正表现,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3322-485349.html

上一篇:科学论文写作经验点滴
下一篇:我国种种的“人才计划”、“人才工程”是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
收藏 IP: 113.234.88.*| 热度|

7 刘艳红 李宁 石兴强 吴迪 杨威嘉 wgq3867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