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有隐私吗?
信息化时代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隐私了,个人没有,单位没有,国家也没有。但是在法律、纪律和伦理的约束下,有些隐私属于“秘密,机密,绝密”(国家的层次和个人层次,程度不同)。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近几年国内学者、国外记者、中外多重身份的记者学者相继在国际著名高级科普期刊上,如Nature,撰文报道国内的科学进展、政策变化,以及科研文化等等,有些曾引起高度关注,如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投稿中抄袭现象很普遍的问题,关于中国科研经费分配“潜规则”问题等等。施饶两位教授的科研文化文章,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科技部曾专门回应。
有些属于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如当今的科研文化问题等,有些是局内人不愿意说,有些是有人说了又没人理,多数情况下考虑到自己或团队等等方面的利益,一般采取不愿意招惹是非的对策。所以,名人、有影响的人如果敢于点破这些问题,社会意义是很大的。有时候还会起到警醒的作用,有些人对此已经麻木了,熟视无睹了,所以警醒一下也是很有意义的。
问题是哪些隐私是可以公开的?哪些隐私是可以在局部公开的?哪些秘密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哪些秘密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说说?有人说有些人有些事就是要让国际上都知道,这样才有效果,这样国家相关部门才会重视。
我们都知道家丑不可外扬的老话,不知道这句老话新时代还有没有意义。受过洋人教育与没有受过的无论在体验还是眼界等方面,绝对是不同的,这我自己也有体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互补、渗透和融合不是一件容易事。凡事都有两个面,两个面效果就不一样。
我个人觉得,有些公开的秘密说说也罢。有些事是私事,公开不一定没有好效果。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是越来越出乎人们的意料了。老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万里。在信息时代就不单是万里的影响了。
我们也必须看到,新时代有许多新的观念,芙蓉姐姐、《非诚勿扰》在以前是很难接受的,当今的艳门照层出不穷,各种门比比皆是。时尚和传统要做到统一也不容易,但和谐共处应该是可能的。
经常读到有些青年朋友写的感想和记实之类,读后有点知道人家隐私的感觉。个体、单位、国家,层次不同,友好的半径也不同。四海皆兄弟是一种愿望,就像希望全世界人们和平相处一样。卡扎菲、萨达姆、米洛舍维奇....
突然感到想说的事不知道该说啥了,也不知道该如何结尾了。就这样吧,不写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