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海外,心在中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zy1982 人在海外,心在中国

博文

我们是否需要科学“万精油”?

已有 4124 次阅读 2008-11-12 02:1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万精油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容易悬着极端的答案的问题。什么是科学万精油,狭隘的理解就是在某个学术领域,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晓得一点,但是什么都不深入。什么是专家呢?一般老百姓认为,专家就是在某个领域里有独特见解和学术成就的人,我们就成为专家。可以说,所有的科学工作者都喜欢被人尊敬的称之为专家。这是人的天性。所以很多只懂皮毛的人也忍不住的披上专家的外衣,到差距讲学,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所以,万精油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通才”所对应的贬义词。这些人大多都“半罐水响叮当”,又是甚至成为祸国殃民。
        但是在当今的世界我还是要说知识面广泛的“通才”依然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是在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所不能代替的。我们也同时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会修车的就一定会开车,难道会开车的都能党交警么。现在科研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研究的深入层度也是上个世纪无法相比的,很可能一个好的研究者要想搞清楚一个问题需要花少则3~5年,多着10多年来弄清出一个问题。显然,他科学思想就会产生局限性,导致什么都从自己的学术领域来考虑。这样显然是不利于整个科学世界的发展的。不管是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各个学科之间都是存在相互关联的。要想科学的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搞明白之间的network,并利用各个学课的知识,没有万精油是不行的。科学界应该给万精油一个提供一个合适的位置,明确他们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这对科学系统化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对某一个学科而言也可利用这些不同的交叉知识来扬长避短。
       科学家的信息对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一般老百姓而言,是天书。通才应该具备的一个职能是“翻译”,将科学的密码转换为浅显易懂的知识,纳税人明白,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其中。 高通量的信息,是需要专家来发现,通才来整理,归纳和宣传,只有这样,科学研究才能更上一城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8402-46366.html

上一篇:中国人要雄起
下一篇:介绍一种国际交流的方式-平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