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发现儿童(“儿童节”献礼)

已有 5070 次阅读 2011-5-31 10:45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课堂|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style, 小孩子

他们是谁?是儿童。儿童又是谁?

发现,往往指向的是未知领域和陌生事物。儿童,谁不知道,不就是小孩子吗?还需要发现吗?

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儿童吗?儿童,就只是懵懵懂懂、幼稚天真的小孩吗?

一、过去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儿童的看法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1. 小大人

1)在原始社会,儿童经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后,便同成人一样独立进行狩猎、采集等活动了。他们也关心儿童,但仅仅把他们当作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

2)举例,斯巴达人住在旷野之中,共餐而食,过一种军营生活。而每个公民似乎没有私宅和小家庭的生活。所生下的儿童由于根据其体格是否健壮而决定弃留;儿童7岁时即离开母亲,到军营中生活并接受军训。

3)现代形式:认为儿童的天职就是学习和考出好成绩,其他的一切如游戏、体育等都是不务正业。同时,要去孩子严肃、内敛、正经。

2. 有罪恶的

1)基督教声称,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旧约圣经》中说“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它的灵魂免下地狱”。

2)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打不成器。

3)严师出高徒;儿童的成长需要严厉的管教、约束和惩罚。

3. 白板

1)应该哲学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类在没有感觉、经验之前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上面没有任何字迹,可以随心所欲地作出什么样式。

2)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我可任意改变,使之成为医生、律师等”。

3)儿童接触的还太少,应该让他们多学习各种学科和技能,如画画、弹钢琴、足球等。

4. 花草树木

1)夸美纽斯提出“种子论”。他认为儿童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人不是一块可以随心所欲雕刻的木头,而是一个不断地塑造着自己的活的形象。教师只是作为护花使者的园丁,他们懂得尊重花木的天性,尊重花木的自然成长。

2)卢梭提出“否定教育论”。否定教育论,并不是让教育无所事事,而是把人的自然成长看成植物生长那样,他认为教师也应当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天性,像园丁一样精心呵护儿童。

3)裴斯泰洛奇认为,人就好像是一棵树,在新出生的孩子身上隐藏着在其整个一生中所要展现的本领。园丁对树木的实际生长并不有所作为,生长的原理存在于树木本身。他既没有提供生命,也没有提供呼吸。他只是看守,以防外部力量的伤害或干扰。

4)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去年冬天,我在院子里栽了几株水仙,把两三株长势好的水仙移入花盆,加以精心照料。但两三个月后,这几株水仙却枯萎了。而另外几株留在院子里的水仙却长势很好,现仍在开花。

5)揠苗助长的故事。

6)曾国藩的“养树通于养儿”。

7)花草树木说的局限性。树不能自助,人能,因为人是自由的。福禄贝尔说:“人类发展的童年时代,主要是为了生存的生命,所以这一段是把内在的东西表现于外部。少年时代主要是学习阶段,把外部的东西变成内在的”。

二、发现真正的儿童

1. 儿童是“思想家”

1)儿童不是什么都不懂,儿童有自己不同于成人的智慧。

2)老子认为,那些最具有智慧的圣人恰恰就像一个孩子,即“圣贤若婴孩”。一个人达到人生的智慧和真趣的极致,便是“复归于婴孩”,有一颗真纯朴素的童心。

  3)印度的圣雄甘地说:“如果我们不耻下问,我们可能不向学者而向所谓无知的孩童学习最重要的的生活之道。耶稣说过最伟大的真理:孩童嘴里出智慧。我相信这话,因为我亲自观察过,如果我们愿意谦虚而纯洁地接近未成年的孩子,我们就能够从他们那里学到智慧”。

4)蒙台梭利在演讲中多次说到,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

5)皮亚杰认为,儿童像成人哲学家一样,具有自己的哲学,儿童几乎会问所有的哲学问题。

6)美国哲学家马修斯发现,儿童的言论很像某些哲学家的言论。

7)《苏菲的世界》的作者挪威哲学家乔斯坦·贾德认为,对于孩子而言,世上的种种都是新鲜而令人惊奇的。而成人却把这些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与成人相比,小孩子应该比较可能成为好哲学家,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

8)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即我所研究的那些自我实现者,他们因为成熟才被挑选出来,但同时他们也很幼稚,”那幼稚是“一种返老还童的天真、再度的天真”。

9)“妈妈,太阳为什么会落呢?……星星为什么会眨眼呢?……鸟为什么会飞呢?”世界对孩子是如此的新奇、美妙,而当他试图依傍你的智慧棒他打走一步时,你该怎么办呢?

2. 儿童是游戏者

1)儿童是好游戏的,他们生活在游戏当中。我们成人看到的月亮是不走的,而同一个月亮在儿童眼里则充满了神秘的有灵的色彩,月亮是在逗他,向他眨眼呢。

2)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中写道:“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你们每天坐火车,坐飞机,坐汽车,办酒席,请菩萨,唱歌,全是自动的生活,创造的生活”。

  3)游戏,是不求功利的,是做玩泥巴、堆沙堆、捉蜻蜓这类“无用”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无用的事情使我们可以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发现自己生命中牢固的根基。

4)游戏有助于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

3. 儿童是自然之子

1)儿童的肉身来自于自然的进化。

2)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大脑是自然界中最娇嫩、最精致和最敏感的东西。

3)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4)波兰教育家克尔恰克说:“谁也不知道,当学生看着黑板时获得的,是不是比那不可抗拒的力量(即太阳使向日葵随着它转的那股力量)促使他窥视床位时所得的多”。

5)儿童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天赋的与鸟儿对话、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的能力。儿童与大自然一样是淳朴的,儿童是大自然娇宠的孩子。

6)诗人华兹华斯赞赏这样的自然之子:

一帮真正的孩子;不那么聪颖,

不太有学问,不太乖;

但任性而动、生气勃勃……

他还在一首名为《局面的转折》的诗中写道:

春天树林的律动,胜过

一切圣贤的教导,

他能指引你识别善恶,

点拨你做人之道。

4. 儿童是成人之师

1)安徒生在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成人社会的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全城百姓,全体成人共同上演了一部虚伪自私、颠倒是非的人间丑剧。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不假思索地戳穿了成人社会共同维持的骗局,是一个孩子将成人社会从欺骗与谎言中解救了出来。

2)周国平曾描述过他看到的一个场景: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捞蝌蚪。周国平自己认为这种记述掩盖了事情的真相,真相是,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像蝌蚪这类“无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带引,我们成人多半是不会去做的。我们久已生活一个功利的世界里,只做“有用”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使永远做不完的,哪里还有工夫和兴致去玩,去做“无用”的事情呢?是年幼的孩子带引成人重新回到了那个早被遗忘的非功利的世界,心甘情愿地为了“无用”的事情而牺牲掉许多做“有用”事情的时间。所以,不是我们成人带孩子去玩,去游戏,相反,是孩子带我们成人去游戏,去跟踪草叶上的甲虫和泥地上的蚂蚁,是孩子跟新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

3)周国平面对刚刚出世的女儿妞妞作出了这样的表白,“你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我独来独往,超然物外。如果世界堕落了,我就唾弃它。如今,为了你有一个干净的住所,哪怕世界时奥吉亚斯的牛圈,我也甘愿坚守其中,承担起清扫它的苦役”。是一个幼小的孩子唤醒了成人对世界的爱、关心以及建设美好世界的责任。

   4)福禄贝尔说:“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

5)蒙台梭利把儿童看成是爱的源泉,看成是成人精神的唤醒者。她告诫教师要“follow the child,而且不止一次地说,成人应向儿童学习。

620世纪90年代,《光明日报》等报刊曾以“像孩子学习”为题向全社会征文。我们从过去的轻视儿童,到现在的拜儿童为师,表明我们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5. 儿童是成人之父

1)一般认为儿童之父是成人,然而,华兹华斯、霍尔、蒙台梭利等人却提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智慧的观点。

2)人类个体的身体发育是对人类进化历史的简单而迅速的复演。人类个体的胚胎发育过程曾出现腮裂、尾巴和毛发,这实际上是对进化史上有腮裂、有尾和有毛的动物祖先的复演。

3)孩童的精神发育是我们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

4)儿童正在成长的生命是他的历代祖先所组成的生命进化历程的浓缩了的重演。

5)是儿童创造了成人,因为儿童最终要长大成人,而成人是经由儿童期、经过儿童的努力工作而创造出来的。

附录:

参考文献为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博士的《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化》、《儿童教育新论》等著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1-449897.html

上一篇:“快乐营”带给我的转变
下一篇:假如可以重新选择(5月21日作业)
收藏 IP: 124.134.7.*| 热度|

1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