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c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kechan

博文

也谈地震预报

已有 3508 次阅读 2011-5-24 12:43 |个人分类:地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也谈地震预报(二)
  说来也巧了,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的政治气氛下,破坏性地震也频繁发生。这就给一些不同处境、不同思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提供了新的精神、行为空间。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农民、公务员、教师、学生等社会人进入到地震预报的实践与探讨之中,他们自己设计、安装五花八门的“仪器、装置”,认真观测、记录,“创造”出许多分析、预报方法,甚至还有自己的预报“理论”。一时间,地球物理的、各地质学派的、气象学、天文学、生物学甚至是“周易、八卦”等等地震预报“理论”满天飞。而且,一些预报者声称自己的“理论”和方法,预报成功律达到百分之多少多少,甚至是九十以上,有的还“怀才不遇”地埋怨专业队伍没有采纳“准确的”预报意见。这样,大量的产出的信息不断地汇集到地震专业队伍中来,地震预报学者手中不仅有地震台站的数据,还有来自社会的资料,在其中搜寻、筛选和现场落实地震前兆信息,进行预报。同时,他们过历史和现代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归纳出因人而异的预报“理论”和方法。这里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对还是错,无论科学与否,多数专业的、非专业的地震预报者都是认真、负责任的在工作。因此,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一套预报方法和“理论”,这就是经验型的地震预报基础。这种经验型的预报即使在专业队伍里也有是、非的议论,但在70年代7级以上地震预报的实践中,四次(通海、昭通、炉霍、唐山)地震没有打“招呼”,二次(龙陵、松蟠)地震打了“招呼”,一次(海城)地震算是成功预报,可以认为是已见成效了。当然,这里科技含量有多少?对地震活动规律掌握了多少?对地震前兆的认识清楚了多少?等等都可以商榷,但减灾的实效是有的,经验型的预报方法在当时和后来的一段时期还是可以打点“招呼”的。但是,对经验型的预报方法没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和分析,对某一些“经验”盲目地“现代化”将会造成多大的后果,是难以预知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807-447430.html

上一篇:也谈地震预报
下一篇:也谈地震预报
收藏 IP: 123.145.136.*|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1/0 | 鎬昏:0 | 棣栭〉 | 涓婁竴椤� | 璺宠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