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gictttt

博文

阅读感想2:善和爱

已有 2860 次阅读 2011-4-20 00:5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style

群里有人发了这样一段话,如下:

----------------------------------------------

二零一一年最流行的善举

1、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

2、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3、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4、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再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7、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8、上车遇到老弱病、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9、不要对有精神信念的人,用猥亵言词,要知道中国人穷就穷在没有信仰,这世界什么都在变,什么都不可全信,唯有信念不变、不动、永恒;

10、如果您的时间还宽裕,拜托把这几句话多转几个群里去,毕竟网上好人多了,咱们心里也舒坦

--------------------------------------

 

感想:

 

没有了阳光,草木无法生长,人也无法生活。一直在想,生活中的阳光是什么?

有人告诉我:“生活中的阳光,是付出,是善,是爱。”

那人又说:“生活没有信仰,心灵干巴巴,总觉得少了什么。大多数人没有信仰,心灵只是空虚。

那人还说:“生活要有信仰,要信基督,信神,要付出,要行善,要有爱”

 

听了他的话,我很沮丧。我没有信仰,只希望过好自己的生活,并不相信付出。我不信基督,不信任何神,只相信自己。是否,我的心灵,只是空虚?是否,真如他所说,抵抗空虚,需要付出,需要行善,需要有爱?

 

看了上面红字显示的那段话,我开始觉得:善和爱,并不是付出,只是行方便。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付出,不是真的善,真的爱;自己方便,与人方便,才是真的善,真的爱。

 

说说我生活中的几个例子:

 

1 朋友

大概是在4年前,找朋友借过500块钱,后来有钱了还给他,他说不用,朋友一场何必谈钱。我很难堪。他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我却感觉不到友情。我只是深深的觉得愧疚,觉得欠了他的人情。朋友的付出,让我敬而远之。

 

2 父母

离开老家武汉近五年,过年回去。回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会想着做饭给父母吃,帮家里打扫卫生,拖拖地之类。大概两年前,过年回家,和母亲提起做饭的事情。闲着也是闲着,给父母帮个手,毕竟我也是家庭的一份子。母亲说:“做饭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再忙我也做的了,你只用看书,闲了可以去上网,可以去打球,可以搞些其他的事情。”“另外,我现在为你这么多付出,也就是为了你以后有出息,以后出人头地记得报答我们就好了。”母亲的付出,让我感觉不到自己在家庭里的存在。

 

3 恋人

上一次恋爱,是两年前的事情。她说手机没有了电话费,于是找朋友借钱给她充电话费。她说想见我,于是放下毕业答辩,连夜坐火车到她身边。她说毕业论文难写,于是不做实验,给她写论文。对恋人的付出,我越来越累,她也越来越累。

 

生活中并不需要牺牲自己的付出,只需要把自己过好了,与人行个方便。生活也不需要用信仰来劝人行善,因为,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在做着善行。比方说过马路,不赶时间的情况下,不闯红灯,这是对司机行善。比方说厨师,菜烧的好,这是对食客行善。比方说老师,课讲的好,这是对学生行善。比方说科研工作者,实验做好了,这是对纳税人行善。

 

阳光并不仅照耀有信仰的人,牺牲自己付出别人的人;阳光照耀每一个做好分内事的人,与人行方便的人。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方便的时候,与人行方便,这是善,这是爱,做到了这些,便不会有遗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1376-435128.html

上一篇:来自未来的陌生电话
下一篇:阅读感想3:道理
收藏 IP: 113.108.133.*| 热度|

3 侯成亚 高建国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