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wjlst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exwjlster

博文

开辟鸿蒙的年代——毕达哥拉斯学派之学术遗产(6)

已有 5779 次阅读 2011-4-4 22:44 |个人分类:思想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毕达哥拉斯


                                           宗教与灵魂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事宗教活动,宣扬灵魂不灭和轮回转世的思想。

应当说,这样的思想大多继承自古埃及。希罗多德记载,古埃及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投生到其他生物中去,经陆地、海洋、空中循环一次,再生为人,一个周期大约3000年(不知道这个数字怎样来的)。

毕达哥拉斯的老师斐瑞居德也是这样的主张。而毕达哥拉斯有一次碰到一只被痛打的狗从身边穿过,他充满怜悯的喊道:“住手!不要打它。它是我一个朋友的灵魂;我听到它吠时就认出了他。”(赛诺芬尼)。第欧根尼还具体谈到毕达哥拉斯能够回忆起他自己4次前生转世轮回的情况(据说世界各地有报道能够记起前生的事情的,但是4世以上应该不多见了)。

由于一切生物血缘相同(轮回)引伸出学派许多宗教禁忌。许多动物都不能吃了也不能献祭,而且告诫不要接近屠夫和猎人(俺们的慧能大师可是在猎人队里潜伏了15年,顿顿都吃肉边菜)。另外礼仪上的教规也是一条一条又一条。摘里面几条现在看来比较有意思的:

1)当你离开家时,不要回头看,因为复仇女神跟在你的后面(有点吓人)……
(2)不要让燕子在你的屋檐下做窝(这个匪夷所思)。
(3)不要戴戒指(敢情戒指都是魔戒)。
(4)不要在日光下谈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事情(只能挪到晚上上夜校)。
(5)禁吃活的东西(而我们生猛的可以活吃泥鳅、海蛤、生鱼片……)。
(6)禁吃豆子(这个讲过了)。

据说这种原始的宗教唯心论是后来哲学唯心论的最早萌芽。灵魂学说后来还被柏拉图发展了。

毕达哥拉斯学派指出灵魂是一种和谐、谐音(和音乐与数学联系起来了)。可费劳罗斯的学生西米亚斯和苏格拉底的讨论中却质疑这一点(柏拉图《斐多篇》,类似于王充《论衡》中的反驳以及范缜《神灭论》似的反驳)。学派有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净化”。即人的灵魂要得到净化才能摆脱轮回,达到不朽——凭借医学实现肉体的净化;凭借音乐实现灵魂的净化(这个许多宗教都有这样的追求)。

                                            数的学说

毕达哥拉斯是最早提出“哲学”和“哲学家”——Philosopher(爱智者)这个名称的(第欧根尼)。赫拉克利特对毕达哥拉斯表示蔑视,但也承认这个人实在是“博学”。

毕达哥拉斯认为只有神是智慧的,任何人都不是,结果和神相比,人最多只能爱好智慧,也就是爱神。只有哲学家才寻求真理。

学派将数学研究分为四个方面:(1)研究多少的——绝对不连续量的算术和‚相对不连续量的音乐;(2)研究大小——静止的连续量几何学和‚运动的连续量天文学;

许多人都知道那个血淋淋的根号2。这个矛盾出现后,一个人的生命陨落了。据说学派里面的其他人进而定义1为唯一的既是奇数又是偶数的数字。“1”是第一原则,并和理性、灵魂、本体被视为一个东西(亚里士多德)。对于2,学派认为2是第一个偶数,是宇宙中不足或过度的一种象征(按照巴门尼德的说法2和“意见”是同一的,可大可小,又被称为“不定的2”)。“1”是诸神之父宙斯,“2”是诸神之母瑞亚(是恶、黑暗的源泉,是一切偶数、无限的源泉——这个相关解释众说纷纭,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种不定的、运动的、无限的质料“2”也就是物质,为后面的唯物论提供了依据(唯物论竟然有这样一个“2”的开始)。所以后来柏拉图企图限制它,基督教的神学家则害怕它(戈尔曼)——这个“2”可邪乎得很。“3”不仅代表开端、中间和终结,又表示3个维度的方向,是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学派给了“3”以神秘意义,可以拿来当咒语念。

4”被学派视为仅次于“1”的重要的数,是宇宙创造主的象征,又是创造主创造宇宙时的数的模型(点->线->->体)。学派里面起誓的时候是凭数起誓,凭毕达哥拉斯起誓。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记载了一条这样的起誓:“我凭他(毕达哥拉斯)起誓,是他把神圣的‘4’传授给我们的心灵,它是永恒流动的自然的根源”。

5”(中心数,10的一半)=2”(第一个偶数)+3”(第一个奇数)。据说柏拉图受此启发提出5种正多面体形成的元素:(1)立方体的土元素;(2)四面体的火元素;(3)八面体的气元素;(4)二十面体的水元素;(5)十七面体的以太。门徒西帕索据说由于将12面体的秘密泄露给外人而被逐出了学派(这个没挂掉)。

6=1+2+3=2*3”。56都被认为是“循环数”(自乘的尾数不变——这个是在10进制下的规律,要是毕达哥拉斯采用2进制,也许不这么讲了)。63=216(代表人在生物中轮回转世的间隔).费劳罗斯认为“6”代表生命本性的6个等级(从种子萌芽渐进到神的等级)。

7=4+3”。“7”被认为是机会(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人在怀孕7个月之后诞生(少了3个月,误差够大的)。出生7个月之后长牙。142*7)岁到青春期,21岁长胡子(这个貌似有点晚)。“7”代表雅典娜女神。

8”(第一个立方数)=2^3”.8”这个数象征谐音,费劳罗斯将其看成友谊的象征,也被称为是爱情。

9=3^2”.被称为海洋之神俄刻阿诺,是10之前的限止,也被称为普罗米修斯,因为它是强大的。

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整个天就是一个和音,也是数。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据说毕达哥拉斯根据铁匠打铁的声音继而探寻出了弦频率和音程之间的联系。也第一个把秤和尺介绍到希腊(天不生毕哥,生意不好做)。他们认为数字10=1+2+3+4)是完满的,便说天上运动的天体也应该是10个,可看到的只有9个,于是就捏造出第10个——“对地”(亚里士多德)。

音乐教育在学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杨布利科记载,毕达哥拉斯深信,向感官灌输音乐“对人类来讲是头等重要的事情;随之而来的是,他们能观察美的外貌和形式,并听到优美的节奏和旋律。因此他是第一个凭借节奏和旋律确立音乐教育的人。”因为音乐能医治人类坏的品性,使人的心灵恢复到原来质朴的正常状态。毕达哥拉斯让他的门徒们在晚上入睡前用音乐驱除白天精神上的激动回响,以纯化他们受到搅动的心灵,使它们平静下来,处在做好梦的状态;早晨醒来又让他们听人唱的特殊的歌曲和由竖琴演奏的旋律,以清洗晚上睡眠中的麻木状态(这个目前在胎教和精神调养方面用的很多啊)。杨布利科还强调说,只有毕达哥拉斯一个人才能够听到天体的谐音(大音希声?)——杨布利科记载毕达哥拉斯本人说他既不创作又不演奏任何他的同伴们演奏的那种竖琴或歌声的旋律,而是用一种秘密的、莫测高深的神圣方法,全神贯注于他的听觉和心灵,使他自己沉浸在流动的宇宙谐音之中。听到并理解这种谐音,以及由这些天体激发起来的和声(这让我想起孔子见老子之老子出浴图来了^-^)。

***************************************************
俺小时候家里有黑白电视看,早晨就是半迷糊着眼睛(尤其是冬季)伴随着中央台的大圆球的消失逐渐醒来的。那时候经常播“MTV”《一条大河》、《大海啊·故乡》、《刨地瓜》还有一个舞曲里面的女演员背着背篓扭来扭去,节奏相当明快(虽然记得节奏、曲调,可惜现在也不知道是哪首曲子)。除了新闻,里面一般可播的节目我最喜欢动画片,但是太少了。记得里面一个老爷爷讲企业管理可以一讲1-2个小时(电视大学?俺请教妈妈认识的第一个字就是企业的“企”字),跟外国相关的是日语课程(那个新干线、富士山还有歌姬给人的视觉冲击太厉害了)以及《外国文艺》。其中《外国文艺》让我又爱又恨——一大群人吱吱拧拧的吹拉弹奏,几乎一句歌词也没有,但是好像没有更好的节目看(通常《外国文艺》节目刚好在动画片之前,而俺的时间又掐得不太准)。于是自己糊里糊涂听了许多西洋曲子。现在自己相对于歌曲更爱听曲子,或许是那时“熏陶”出来的。我个人的感觉音乐对于提升人的节奏感确实有效。俺那时经常把一个曲调哼出来再凭记忆拆分出一个个音符数个数,就跟数一句话里有几个字一样的,这样最委婉的音乐细节也会把握住了。
***************************************************

亚里士多德总结毕达哥拉斯的数的本原有几个特征:(1)得自于非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有罪的,不正确的?)。(2)它们本身是不动的(凡是本身动的都不是本原?)。(3)数这种原则应该属于更高一级的“实在”(这个莫须有了)。一切的一切缺少一个“动因”(这个为亚里士多德诟病)。

                                               宇宙论

艾修斯记载学派的费劳罗斯认为,太阳像一面镜子,接受宇宙火的照射,再把光和热透过我们(太阳是宇宙场的一个加热焦点——就跟太阳灶似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有两个太阳,一个是在天空中火的地带,一个是他照在镜子上产生了火的区域。如果不再有第三个太阳,那么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一种想象的幻想(这个够大胆)。

亚里士多德反对所谓的“大音希声”(宇宙中庞大的星体运动涨落也应当发出声响,但并不为一般人所听到,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学派的解释是这样的:这样的声音从人降生开始就不绝于耳,和对立着的“静默”无法区别(对比度不够)。由于习惯而忽视了。

亚里士多德记载,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地心观,学派认为中心是火,大地不过是群星中的一颗。学派的信念并不是来自观察,而是来自理论。他们认为最高贵的应当居于中心,火比土高贵,界限比中介高贵,边界和中心是界限,以此推论,位于天体中心的不是大地,而是火。有趣的是亚里士多德本人是主张地心说的。从这个角度看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人的空间本位,而非数学图形的中心。亚里士多德学派(逍遥学派,很风雅浪荡吧)中的萨默斯人阿里斯塔库开始受毕达哥拉斯的影响,提出了太阳中心的假设(但还是比那把不能直接看见的火谨慎了许多)。而后我们知道千年之后哥白尼给毕哥翻了案,而且自称他是从阅读有关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著作而得到启发的。

学派认为月球和地球同样球形,上面也有动植物。而且要比地球上的又美又大(力气也大),并且是不排泄废物的(额的神仙啊),月球上的白昼也要长些(费劳罗斯)。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时间就是天体本身。柏拉图认为时间是天球的运动。而亚里士多德对前一学说是蔑视的:“认为时间是整个天球的人的理由是万物都发生在时间里,也都存在于整个天球里。这种说法是太荒谬了,以致于无需研究如何来说明它的不合理性。”对于亚里士多德,俺的印象不太好,一个是因为地心说,还有“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可学过逻辑的人知道他的贡献是很大的。而纯粹唯物论者对他的非议也是很大的。认为他不应当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记载下来,有碍视听。可是在他那个时代,他是真正的批判犀利哥——蔑视哥。由于他的忠实记录,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前人的反方面观点,不断修正反馈,指引我们人类前进。

--------------------------------------------------------------------
参考文献
[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8.
[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5071-429695.html

上一篇:开辟鸿蒙的年代——我的古希腊思想史读书后记之毕达哥拉斯(5)
下一篇:开辟鸿蒙的年代——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代表人物(7)
收藏 IP: 219.239.227.*| 热度|

7 杨月琴 杨正瓴 杨华磊 余昕 侯成亚 陈辉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