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有人给我留言:“我是一名呼吸内科的住院医师,在医院工作4年了,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科室没有科研气氛也没人做科研。”过去也有许多科研人员在抱怨这个问题。我想,如果一个科研单位领导考虑这个问题,担心自己单位科研工作做不好,可以理解。如果一个非科研单位领导考虑这个问题,可能会危害一个单位。如果一个普通科研人员用这个作为自己不做科研,或者作不好科研的理由,那就没有必要。如果一个不需要科研的工作人员考虑这个问题,那更没有必要。看来有必要针对这个问题分析,这里只为抛砖引玉。
许多人可能觉得,科研氛围就是组织经常的学术活动,承担大量的科研项目,发表大批科研论文,出版许多科研专著。这些好像不能代表科研氛围。 那么到底什么是科研氛围?我找到一个工作氛围的描述:工作氛围包括人际关系、领导方式、作用和心理相融程度等,是团体内的小环境、软环境。工作氛围的营造是内部环境建设中最能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影响人的一项管理工作。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增强人际关系的融洽,提高群体内的心理相融程度,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的动机,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根据工作氛围来修改,科研氛围应该是:科研氛围包括科研合作密切程度、学术信息交流、科研工作组织形式和团体热衷科研的程度等,是一个科研团队的小环境、软环境。科研氛围的营造是科研环境建设中最能体现科研活动中尊重学术、激励关心科研工作者的内容。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助于提高科研合作、提高群体协作开展科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科研能力,提高科研工作者投入科研工作热情,提高科研效率。
科研氛围是由一部分真正热爱科研的人在开展科研工作中自然形成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形式。但我们现在的科研工作呈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全面科研,具体的形式是所有人都需要晋升职称,晋升都需要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好像只有论文才能说明问题,只有项目才能算科研工作。这种依靠影响个人生活的“科研”指导原则,必然导致出现全民科研的壮观“科研氛围”。但这种依靠外来压力促成的是一种虚假的科研氛围。你要说没有科研氛围吧,周围大部分人都有科研课题,大部分人都有科研论文发表。怎么没有科研氛围?你要说有科研氛围吧,这些科研项目怎么拿的?这些科研论文怎么写的?这些科研人员是如何理解科研的?科研氛围并不能单纯靠管理靠强制靠规章制度来实现的。
科研氛围是一种自由民主的科研合作模式。科研氛围一定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如果采取强制的措施,让大家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进行讨论,效果显然是不可能理想。如果要实现合作的目的,首先是让那些真正有兴趣的人进行针对有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真心地思考,真正地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才能真正促进学术研究。科研氛围一定是一种民主的氛围,如果有许多所有的权威,依靠过去的学术地位和资源,限制和打击年轻学者,这样的环境不可能是真正理想的学术氛围。
科研氛围对不同的人作用是不同的。少数热衷于科研的人是不需要科研氛围的,多数科研人员必须在一定的科研氛围中才能有效开展工作,更大多数人只有在良好的科研氛围中才能开展科研工作。最后这些人,只要科研氛围不够好,随时会把兴趣转移到他们更感兴趣的地方。因为科研并不是其真爱,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能把科研氛围作为自己不做科研,做不好科研的借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