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高明
国庆长假,正是北方农村“三秋”(秋收、秋耕、秋种)大忙时节,也是中国农田“狼烟四起”的时节。在山东农村,笔者带领研究团队亲自参加了“三秋”生产实践,体验了秋收的劳动场面,更目睹了以往被“农民不配合、科学家无奈、政府头疼”的秸秆焚烧问题被合理化解的全部过程。
在山东平邑县弘毅生态农场,我们建立了350吨的大型秸秆青贮池,用以储备100头肉牛全年的饲料。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让农场所在地的部分村庄从此告别了农田里的“狼烟”。同时,这些饲料将换回约30吨牛肉和500吨不含激素、重金属、转基因成分的优质有机肥。
以前被农民废弃的玉米秸秆,现在每吨可直接卖出70元的现金,亩可增收70~100元。对这样一点小钱,农民能够看上眼吗?我们起先对此心中并没有底。想不到农场收秸秆的消息一经传出,周围近十个村里的农民都来送秸秆,运输距离从0.2公里到4公里。送秸秆的拖拉机, 在农场外排起了长龙。原来,一向勤劳的中国农民原本是不愿意焚烧秸秆的,只是由于农民大都进城去打工,留给农忙的时间太少了,且秸秆留在地里影响耕种,只好一把火焚烧了事。如果秸秆能够卖钱,那自然是白捡了便宜。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农民,每亩增加几十元的收入很多人都会愿意干的。
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老人和妇女,他们用最简单的运输工具,用小推车或三轮车来送秸秆。虽然一次只收入几元钱,但他们说年轻人都进城了,闲着也是闲着,从地头捡秸秆卖钱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好让亲人早日从城里回家。至于那些有力气和运输车辆的年轻人,则将送秸秆变成了短期生意。运秸秆多的大户,每天收入在300~400元之间。一周下来,在家门口比到城里打工一个月都挣得多。
对生态农场来说,由于有了大量青贮饲料,减少了生产成本,养牛利润可提高40%左右。如果没有农民配合,农场主自己到地里雇人收秸秆,则养牛利润就少多了。由于秸秆有了用途,农民不再焚烧秸秆,农场可以用来赚钱,国家头疼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迎刃而解。这样,农民、农场主和国家三方受益,这些好处是牛带来的。
其实,好处远不止这些。中国7亿吨秸秆其实就是巨大的“粮食仓”、“肥料厂”和“能源库”。根据实测数据估算,我国7亿吨秸秆可换回1亿吨牛肉。1斤肉相当于5斤粮的热量,扣除养殖过程中的粮食和精料损耗,约相当于增加了3亿吨粮。2008年7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要求,力争到2015年,中国秸秆实现80%的综合利用。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就相当于增加了8000万吨牛肉,或相当于粮食增产40%。没有一种现代农业技术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增产”。
牛是名副其实的“造粪机器”。每生产1吨牛肉约生产16.7吨牛粪,我国18亿农田可出产近17亿吨的有机肥。我们的前期实验还表明,仅利用常规化肥量的25%和50%,其余亏损的氮以牛粪补充,在中产田上实现了小麦和玉米总产量959公斤和943公斤,比传统纯化肥农业模式(904公斤)增产6.1%和4.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即使利用常规化肥用量的四分之一,北方玉米小麦的产量也不会受到影响,反而略有增加。这样的话,中国一半以上的化肥厂可以关闭,也能够保证粮食安全。
另外,有机肥连年还田,耕地变黑,可埋葬巨量温室气体;牛粪中的能源通过沼气等措施,可为国家保存大量煤炭和天然气资源;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这样,工业革命惹的麻烦,可通过生态循环农业实现部分化解。其实,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宜小不宜大,大型养殖场造成的粪便污染,就是没有实现农业生态循环的一个教训。
可见,找对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路子,实际就是找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突破口。生态循环农业,既可增加人类的可食热量,又增加了大量有机肥,还增加了新能源。在没有国家补贴的前提下,山东平邑县农民将废弃秸秆卖钱,农场用秸秆养牛赚钱,农民买回牛粪用来肥田,这样的良性循环产生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比之工业化消耗秸秆来得更快,农民参与更积极。中国有365万个的村庄,假设有50%的村庄利用秸秆发展畜牧业,中国的“大粮食”产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村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
建议中央政府从秸秆综合利用入手,对农民焚烧秸秆做法“宜疏不宜堵”,为秸秆利用找出路。在资金、政策上鼓励农民秸秆养殖、造肥、养地。中国生态循环农业,要紧紧围绕秸秆综合利用突破口,调动农民、农场、企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生态循环路子。
图1 送秸秆的“长龙”
图2 大型分室遮雨式青贮池
图3 农村妇女参与青贮饲料加工
图4 青贮饲料加工
图5 农民用电动车送秸秆
图6 汽车运送秸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