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gfe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博文

正确的判断是从哪里来的——兼谈独立思考 精选

已有 9819 次阅读 2010-12-20 08:08 |个人分类:哲学与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独立思考, 逻辑, 思维能力

天才多是孤独的,我也是孤独的——题记

 

一.   正确的判断是从哪里来的?

 

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做着各种判断。例如,我们判断听到的消息是真是假,看到的文章是好是坏,遇到的事情是重要还是次要。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说,人的正确的判断是从哪里来的?

 

我想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某制药公司开发出了两种新药,新药A为口服药物,可以促进凝血从而治疗血友病。新药B也为口服药物,可以降低血糖从而治疗糖尿病。到底哪一种药物更有价值?哪一种需要优先推广?如果我们不知道血友病和糖尿病的基本情况,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可是,如果我们知道了“血友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替代疗法,就是从血浆里面提取出或者人工合成凝血因子然后注射入患者体内。由于血浆来源不足之前曾出现过药慌,大批血友病患者需要等待凝血因子来救命,目前并无有效的口服药物治疗。而糖尿病的主要疗法是饮食、运动控制,目前已有多种口服降糖药且效果不错,如果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再选用胰岛素注射。”,我们就能做出“新药A是一个突破,有更大的市场应用价值”这个判断。

 

可见,正确判断的第一个基础就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事实。这些既包括书本上的知识,也包括观察到的事实,但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不久前,转基因水稻在国内引起民众的广泛争论。反对者最常用的一个论据就是“转基因大米连虫子都不吃,人当然更不能吃”。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吗?对此,我在《悲观者看见问题,乐观者看见机遇——我对转基因农业的看法》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4010 一文中做了如下分析:


反对转基因水稻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虫子都不吃的大米,人能够吃吗?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严谨。到底是“所有的虫子都不吃”,还是“部分虫子不吃”?答案显然是后者。Bt蛋白可以杀灭部分虫子,但是显然不能杀灭全部害虫,否则,也就不会有人说“转基因作物不抗虫”了。如果不信,就去买一点转基因大米,做成米饭,放到蟑螂出没的地方,看看蟑螂吃不吃。所以,这个问题准确的表达应该是:部分虫子不吃的大米,人能够吃吗?


我先不说转基因大米,先谈谈“部分虫子不吃的东西,人能够吃吗?”。咖啡因其实是一种植物杀虫剂,对部分虫子具有杀灭作用,所以咖啡是“部分虫子不吃的东西”,但是,人是可以饮用的。蚕一般只吃桑 叶,不吃白菜,所以,白菜也是部分虫子不吃的东西,人也是可以吃的。长在辣椒里面的虫子,一般不会吃桃子,所以,桃子也是部分虫子不吃的东西,人还是可以吃的。更进一步说,蚕也不吃普通的大米,所以,普通的大米也是部分虫子不吃的东西,人,当然是可以吃的。

 

即使是所有虫子都不吃的东西,如果老鼠、猴子或者其它亲缘关系比人更近的物种能够吃,那么,即使是所有虫子都不能吃,也并不说明人就不能吃。


所以,结论很明显:(部分)虫子都不吃的大米,不一定人就不能吃。利用这个观点来反对转基因水稻理由不够充分。


基于以上分析,“虫子都不吃,人当然不能吃”就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之所以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是因为逻辑推理不严谨。(请注意:我这里仅仅分析了这个推理,并没有做出“转基因大米是安全的”这个结论)

 

可见,做出正确的判断的第二个基础就是正确的逻辑推理。

 

每一次判断,我们都需要不同的基础知识,但所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却只有有限的一些,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掌握正确的逻辑推理,相对于去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来说,对于提高自己的判断力的“投入产出比”更高。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有一天,拿破仑和一个侍卫策马扬鞭,驰骋过一片大森林。救人!救人!有人掉进水里啦!远处传来一阵阵紧急的呼救声。啪!啪!啪!拿破仑用鞭猛抽三下马,坐骑便风驰电掣般地向呼救的地方奔驰而去。

当赶到湖边时,拿破仑看到一个士兵正在水里手忙脚乱地挣扎,同时尖叫着向湖中心漂沉,岸上的几个士兵则惊慌失措地大声呼喊。

拿破仑高声发话:“他会游泳吗?

他只能比划几下,现在已不行了。请问陛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一个士兵惴惴不安地答话。

别慌!拿破仑马上从侍卫手里拿过一只步枪,并向落水士兵大声吆喝:“你还往湖中心游吗?还不快向岸边游来!话音刚落,他平端枪身,朝那人的前方连开两枪。

落水者刚听到拿破仑的命令,叭!叭!两声枪响后,只见身前高高地溅起两朵水花。他在惊恐中急忙调转方向,扑通扑通地朝拿破仑所站的湖边游来。一会儿,这士兵便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他浑身湿漉漉的,像一只落汤鸡。他转过身子,发现持枪站在那几个士兵旁边的竟是拿破仑,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拜谢:“陛下,我不小心掉进湖里,幸亏您救了我。只是卑下不懂,我快要淹死了,您为什么还要枪毙我?

拿破仑哈哈大笑:“傻瓜,不吓你一下,你还有勇气游上岸吗?那样你才会真的淹死呢!

士兵们拍拍脑袋,恍然大悟,朝拿破仑投去敬佩的目光。原来,拿破仑是用死来逼出士兵的求生意识,进而游回岸边,达到了救人的目的。
(转自:http://news.mbalib.com/story/18620

正是因为拿破仑用枪来威胁,落水的士兵的潜能才被激发出来,奋力游上岸。如果拿破仑不在场,这个士兵就被淹死了。

 

一个没有掌握正确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人,在世界上就像是一个落水的士兵。但是,他虽然落水,却不自知;或者虽然自知,但却无法独自游上岸。难道一定要有人拿着枪指着他,威胁他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行吗?

 

 

二.   独立思考

 

去年圣诞节,王鸿飞老师发表了一篇博文《少一点独立思考也许会更好》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226,在科学网上引起很大反响,许多老师撰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详见科学网专题《少一些独立思考更好?》http://www.sciencenet.cn/blog/blogsubject.aspx?id=59

 

在王鸿飞老师的这篇博文发表将近一周年之际,我想继续谈谈这个问题。原因一是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二是因为这个问题和本文的第一部分“正确的判断是从哪里来的”密切相关。

 

对于独立思考来说,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如果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的结论就很可能是错误的。(几位老师的博文里面提到过独立思考能力,但好像没有作为重点)

 

独立思考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不经过独立思考直接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一定是错误的。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做了两个铺垫。第一个是题记:天才多是孤独的,我也是孤独的。也许看完这个题记之后,有人会认为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是天才”。但是,这句话并不能够得出“我是天才”或者“我是天才的可能性很大”这个结论。天才多是孤独的,并不意味着孤独的一定是天才,因为普通人也可以是孤独的,傻子可能也多半是孤独的。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逻辑错误。日常生活中类似的错误还有“贵人多忘事”。当甲告诉乙他忘记了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乙可能就会说“贵人多忘事嘛!”言下之意,因为贵人多忘事,甲也忘事了,所以他是贵人。其实,老年痴呆也多忘事,为什么他就只是贵人而不是老年痴呆呢?

 

第二个铺垫是“拿破仑救落水士兵”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论“因为拿破仑的开枪威胁,士兵才自己游上岸来,如果没有拿破仑,士兵就会淹死”是可靠的吗?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不会去怀疑其可靠性。可是,这个结论不过是一个想当然的结论。如果我们重复这个事件二十次,找出二十个不会游泳的人,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落水(最好是在原地方),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十人。然后,对其中的十个人开枪威胁,另外十个人不开枪威胁,如果最后开枪威胁的人游上岸来的比例远高于不开枪威胁的十个人,然后我们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仅仅一次的故事,缺乏对照,没有重复,甚至有可能是杜撰的,我们无法得出“因为拿破仑的开枪威胁,士兵才自己游上岸来”的结论。因为很有可能拿破仑不开枪士兵也能游上岸来,很有可能拿破仑开枪后,士兵更为慌张,反而使得他游上岸更困难,或者说,其实他本来就会游泳,旁观的士兵不知道而已。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通过这两个事例,我们可以清楚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否需要提高。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人的智商天生没有多大差别,决定成功最重要的还是情商。这句话是对的吗?我们不妨独立思考一下。

 

我们每做出一次判断都需要经过很多步的思考,假设为十步的思考。有两个人,甲非常聪明,乙不是那么聪明,但是他们的聪明程度相差不大,只有百分之十。具体来说,每一步思考,甲正确的概率是百分之百,而乙正确的概率是百分之九十。由于一个判断需要经历十步的思考,所以,最终甲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是百分之百,而乙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是0.9的十字方,等于34.8%现在,差别从之前的百分之十,变成几乎差了三倍了。

 

人在智商上先天差别确实不大,可是,由于思考需要经过很多步骤,最终这个差别被放大了几十倍。因此,智商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无足轻重。

 

其实,用“智商”这个表达方式并不很好,更好的说法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经过练习是可以提高的。只要我们提高10%,最终我们的判断力就可以增长一倍,两倍甚至三倍。这样的时间投资,是最合算的投资。

 

思维能力其实就等于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独立思考,前提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所以,我既告诉自己要独立思考,更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致谢:非常感谢网友zhucele 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395272.html

上一篇:讲课和做学术报告都要“以少胜多”
下一篇:最后一课——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收藏 IP: 199.76.179.*| 热度|

23 黄锦芳 武夷山 孟津 刘进平 许小可 唐小卿 晏燕华 胡健波 吉宗祥 佟冬 张天翼 孔晓飞 郑波尽 许培扬 丛远新 杨牧川 周能娟 颜志敏 fqk6166 liangfeng ohyusheng xiaxiaoxue86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