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是恣意还是信念?米立根的例子》(20) (1843 bytes)
Date: March 04, 2008 05:21AM
引用:
密立根通过有选择性地删除数据,获得了漂亮的实验结果,并且在论文中误导读者。像这样对实验数据进行修饰,不论是少报还是多报实验次数,不论是删除不利数据还是增添有利数据,都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是方博士的意见。这个意见来自方博士本人的“信念”。但是是否合理,则是另外的事儿。
这一段大约有误。
引用:
1974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典礼发表的演说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密立根之后物理学家测定的基本电荷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大,每次只增大一点点。费曼认为这是由于后来的物理学家在测定基本电荷时,如果获得的数值比密立根的数值高得多,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测错了,回头去找原因,舍去这些“高得离谱”的数据,只保留那些比较接近密立根数值的数据。
因为那时的电荷值不过4位数,不值得那么多人来测。二十年代末就知道这个数值有误了。历史上的“名人效应”发生在迈克逊的光速测量值上。c的位数多、持续时间长。直到二战结束后,才知道老迈的测量里有月球引力的系统误差。雷达给出的光速出来之后,各实验室的数据不要那么多“人为”的修正就可以与新数据吻合了。
离子的电荷通过化学很早就知道了。电子的存在本身被认识得较晚。电子电荷量有一个基本量属于“信念”。米立根是根据这个“信念”设计了实验、处理了数据,并不是什么“学术不端”。
从用水到用油是多么大的“突破”呢?大约属于把爱迪生的碳灯丝变成了钨灯丝的进步吧。用油滴的做法在整个实验设计中并不是什么关键的技术。甚至不如通过X光机照射让油滴带电的技术更有分量。
最重要的是上帝朝米立根微笑了。胜利者是不被指责的,而米立根就是胜利者。米立根毕竟是测量了那么多的油滴,不过是从中选出了“大部分”中意的结果归纳发表了。与根本就没有杀老鼠就出数据的行为还是不能归为一类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