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经常被人使用,却歧义甚多,慢慢地,称谓的涵义变得模糊,也失却了原有的敬意。在现实生活中,称谓失义的情况,发生在许多领域,比如,“教师”变味,由于有的教师变异,不再值得信赖,职业混乱;“教授”贬值,由于教授放水,不再觉得可靠,职称混乱;“学者”失禁,由于学者注水,不再用得谨慎,尊称混乱。
??一个人,能否成为学者,主要看他(她)与学问的关系,学问指什么?学问指系统的知识,这样的解释,虽然不是那么严谨,但人们还是能够理解学问的所指。学问,已经有了学科化的意识,但学问不能指学科化的知识,因为知识的学科化,发生在人类知识发展的后期,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学问,已经有了许多有学问的人。
??在我看来,学者指有学问且做学问的人。
??有学问但不做学问的人,不能被称为学者,比如庙里的大和尚,精通佛理,悟性好的,哪怕阐述佛法、撰写书籍,也不能被称为学者,只能说他有学问,因为大和尚不做学问,只是修行;而哪些不做和尚,研究佛学的人,如果佛学精通,就能被称为学者。世上有学问的人多了去了,但做学问的人没有那么多,所以学者就没有那么多,如果遇到一个有学问的人,就胡乱地称学者,岂不乱套?
??没学问但做学问的人,也不能被称为学者,这样的人有吗?答案是肯定的。按理说,没有学问,做什么学问?但这个世界很不讲理,还真的有没学问却做学问的人,在研究生阶段,没学问的导师和学生多的是,但没有影响人家做学问,尽管做出来的全是垃圾,我们也只能说,这学问做的,也忒差点儿,但这种人是绝对不能被称为学者的。
??可以看出来,学者和知识分子是有区别的。学者属于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却不一定是学者,比如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他们的确有学问,以传播学问为目的,他们属于知识分子,但他们不能被称为学者,因为他们大都不做学问,只有哪些不但传播学问,而且还做学问的教师,才能被称为学者,研究清史的纪连海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史学学者。
??学者这个称谓,的确不好把握,因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不好辨别,所谓系统的知识,怎样才算系统呢?既没有统一的标准,又不能进行认真的考核;一个人,做不做学问,同样不好区分,所谓做,怎样的做才能算做呢?考核的依据何在?谁又去考核?幸亏,学者这个称谓,只是一个敬称,意义没有那么重大,从而,别人称你是学者,也不要骄傲,感谢就是。
??其实一个人,算不算学者,只能从他的输出来考察,这种考察,自己可以进行,别人也可以进行,当然,最终要由时间来进行,盖棺论定的做法,不是妥协,也不是狡猾,而是应对变化和真相的艺术,尽管这样,我们还常常出错,有多少人的真面目,能够被人识破,想想今天,各个学科的名人们,我们该如何衡量学者称谓中的敬意?也许,敬意早已荡然无存,纯属辞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51-38455.html
上一篇:
博客主题之淡泊下一篇:
学者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