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jf306 学习,思考,体验,印证,创造,付出

博文

人生如棋、如戏,可否如茶?

已有 4111 次阅读 2010-9-11 17:40 |个人分类:茶道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生, 清明

闲时喜欢用白盖碗泡杯铁观音喝。

 

烧水、洗杯、烫杯、取茶、洗茶、泡茶、倒茶,每一步有序进行,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心灵便在这一举一动间得到片刻的安静。哪怕不为喝茶,只是单纯的泡茶也自有一番趣味,权当自得其乐。

 

茶从白盖碗斟入玻璃杯时,看着茶汤在杯里流淌,些许茶末在水中翻滚浮沉,这一动态中竟也包含着不少美感。上善若水,智者之言直入人心。

 

白色的盖碗衬托着翠绿的茶叶,片片绿叶饱含无限生机。看茶叶在沸水中舒展身心,仿佛生命之花美丽绽放,怎能不令人心生敬意?

 

茶气氤氲升腾自由飘散,茶香随意弥漫似有若无,茶色黄绿清澈明亮自如,反倒说不出这杯茶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观赏的。

 

眼前这杯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如此清明。喜欢“清明”二字,清可为清寂清静清和,明可为明了明澈明心。清明并不意味着一尘不染,并不意味着眼里容不得沙子。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阴阳相成,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那么世间也许没有绝对纯净的东西。正如这杯茶,杯底尚有些许茶末,反倒衬出茶汤的清明。需要的是沉淀,将那些茶末沉淀在杯底,与茶汤和谐共处,交相辉映。

 

唇与茶接触的那一刻,一丝细微的波动拂过,在我还没有回过神时又复归平静。如《菜根谭》所言: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人生可以如棋、如戏,可否如茶?

茶需热水方能生香,人需磨砺尚可成才;

茶有苦甘淡,人亦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茶可伸可缩,人亦是能屈能伸;

茶叶在茶杯里浮浮沉沉,人不也是在俗世中起起落落。

 

曾有人将不同年龄的男人比作成不同种类的茶:

十岁的男孩是柠檬茶,人性初显露,淡淡的青涩醇味,回味甘甜。

二十岁的男人是雨花茶,初识情怀,至真至纯,滋味鲜凉而气色清香。

三十岁的男人是碧螺春,阅历人生是一种去粗取精过程,去除了浮躁又保持了香味而具有了独特美的风格。

四十岁的男人是西湖龙井,简单中体现了完美,成熟中体现了高贵。而又让这种高贵是如此可以亲近于人。

五十岁的男人是乌龙茶,经历了岁月磨练,开始磨练岁月。事过千万,不需过分显露,真情自然涌出。

六十岁的男人是祁门红茶,经自然调和,收日月精华,滋味浓厚。

七十岁的男人是银针白毫,已不必看见全人,只见其点滴,便可勾勒出全部风华,人性已飘荡其身形之外。

过了七十岁的男人集众茶的甘香于一体,经历了所有性情中事而观止。

如此看来,倒也贴切。

 

不过喝了几年茶对其仍了解不多,充其量也就是能区分出春茶与冬片,粗浅地分辨出不同等级的茶叶罢了。至于色、香、味、形等细微的差异尚未入门。正如一个年少的青年,不过二十几年的阅历,怎敢说自己对人生有多大的认识呢?

 

且行,且学,且喝,且悟,且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9042-362058.html

上一篇:“伪科学”的中医却有科学的结论,何解?
下一篇:天地有大美
收藏 IP: 116.1.3.*| 热度|

11 杨月琴 陈筝 武夷山 李小文 曹广福 杨秀海 迟菲 侯成亚 唐常杰 罗汉江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