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的吴东方老师在科学网撰文征集读者对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六次被拒的看法和解释(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4911)。我曾在多相催化领域做过九年研究,后来全面改行研究生物大分子给药系统。作为吴老师曾经的同行和现在的非同行,应该理解与超然兼具,不妨试论一二,也许对其他年轻的申请者有参考价值。
一、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喜欢新小说而非新字典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倾向于支持针对重要而具体问题的独到的研究,而非对一个领域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系统而全面却无突破性见解或突破性方法的研究。读罢吴老师标书,其摘要、立项依据、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特色与创新等段落均未言及所要解决的具体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只是说用于硫化床的固体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磨损是一个在化学工业的老问题,但是多年来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那么造成这一问题长期没有得到系统性研究的原因是什么?不重要?或是没有合适的方法?或者研究起来成本太大?如果是第二个原因,那么申请人提出了哪些相关的针对性的独到方法?这些在标书中没有交待。 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这件事多年来没有人做而已,只要下功夫去做,谁都可以得到旱涝保收的数据。当然,如果能够具体而独到地说明这一研究如何导致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改善更好。
二、方法表述不清或新意不足
标书在方法一章中突出提到了根据能量损失估算催化剂的磨损程度和磨损速率,但是没有给出哪些物理量的测试或观察可以得知申请者所要了解的“碰撞和摩擦而产生的受力状态”、“内部应力分布”、以及“裂纹扩展情况”。
在催化剂表征方法一段,大部分方法还是我十几年前未改行时常用的。唯一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申请人为研究粒径20-200微米的催化剂颗粒采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催化剂颗粒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组成催化剂颗粒的纳米级单体粒子之间结合力的大小)和纳米硬度(反映催化剂颗粒球团的密实程度)等颗粒强度性 质。”同样,作者没有交待粒径20-200微米催化剂颗粒的纳米级单体粒子之间的结合力和纳米硬度是什么?一般纳米形态的金属催化剂颗粒是附着在微米或毫米级的载体的孔洞内表面上的,其本身之间并不做相对运动、不产生单体间的碰撞与结合。也许我改行多年,知识更新的程度不足以理解,但是给出研究方法与目标参数之间的联系,多数情况下不会多余。
三、没有离开导师的方向
关于研究基础,申请人提及了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AIChE 综述第一作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从以上描述看,这些成绩的背后有一个(或几个)人,即奖项的第一获奖人、综述的通讯作者(因为权威综述一般是应邀而写的)、以及博士生导师。于是,我们可以大体上判断,吴老师既然是沿着读博时的研究方向一路走到今天,那么其研究基本上还在导师开辟的领域内。这恰恰是国内很多青年研究者的误区。
既然在研究型大学作教授,你必须是学术领袖而非技术专家。你必须发现新的问题、开辟新的方向,而不能在前人开垦的园地长期耕耘。这一点,国内的教授和准教授当向美国同行学习。
四、结束语
话说回来,即使你的标书(更准确地说研究思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不能保证得到基金。但是,无论环境多么糟糕,让自己的科研基金申请尽可能地无懈可击或难以质疑都是我们应该下的功夫。
以上寥寥数语,可能有不少外行话,仅供年轻人参考。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355182.html
上一篇:
民族文化真的十恶不赦?——读《来生不做中国人》的感想的感想下一篇:
自然科学基金的评阅应有回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