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近几年普遍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的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政府的民心工程,高校的“一把手工程”。以每年的
截至
|
毕业生数(万人) |
已落后就业去向数(万人) |
就业率 |
2008年 |
559 |
371 |
66% |
2009年 |
611 |
415 |
68% |
2010年 |
630 |
455.6 |
72.3% |
但用词上明显不同: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实际多2个百分点)。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同比去年增长4.2个百分点”(实际增加4.3个百分点)。
与去年的数据一样,2010年的数据同样遭到“质疑”,高校毕业生认为自己“被就业”;老百姓认为扩大数据;高校则以自己远远高出72.2%而居功自喜;专家对就业率统计方式表示质疑。教育部对此迅速作出了回应,强调教育部的“高校就业率统计总体客观准确”。[2]人民日报对此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报道,连续一周,多次刊发文章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报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本是一个反应毕业生就生情况的一个数字,但几年下来,在政府的积极诱导下,它成了反映高校工作的GDP。教育部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来测评各高校、各专业的办学水平、人才质量,对就业率高的学校予以奖励,对就业率低的高校予以惩罚,甚至对其相关专业出示黄、红牌。在政府的推动下,社会也从就业率数值来评价高校、选报专业。高校在政府的推动下,把就业率当成了社会中的GDP,不惜一切手段提高就业率。学生在高校的压迫下,被迫就业。于是,在各种参与主体的共同博弈下,“被就业”被创造出来,高就业率被创造出来,一批就业率高的名校被创造出来。
在各种力量博弈的背后,体现的是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追求,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利益诉求。因此,博弈也主要是在两者之间进行,社会和大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方。政府通过高就业率,提高声望,获得民心,获得高一级政府的奖掖;高校通过高就业率,获得办学声誉,保住现有学科,进而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学生往往是“被动”博弈,不得不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校交待的工作,否则,毕业证、学位证等将被扣发。社会在这种博弈之中,看到的是统计腐败、数字办学,看到大学精神的丧失和堕落。
在政府、高校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就业率”被异化。就业率本来是为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保障学生利益、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而提出的一个概念,而今,在利益各方的博弈下,它成为一个脱离学生利益的“指标”。政府为了高就业率,推出了各种举措,目标就是就业。学校也制定了各项制度,目标仍是就业。而具体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人才定位是什么反而成为次要的东西。这种诱导,直接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迷失。就业率在各方博弈后,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指标。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对此进行反思。在这种反思中,以下概念或理念是应该明确的,或说是值得探讨的:
第一,人才质量的评价问题。就业率只是人才质量的一个小小的表征指标,更重要的指标应该是就业质量、人才贡献率(毕业生5年或10年后对社会的贡献情况)、毕业生回报高校情况等。我们不应该人为地造成高校、政府对“就业率”的崇拜。
第二,就业率统计可信度问题。政府最好不要直接插手这些技术事宜,统计工作最好由专业的中介公司来完成,这或许可以提高其可信度。当然这种中介首先得是专业的,其次它应该是非政府的。
第三,政府下放权力的问题。政府不必插手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这些应该交由高校独立完成。一个专业如果长期就业率低,它自己就会办不下去,不必把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挂钩。政府更多地应该是监督、指导。
第四,高校人才培养规格问题。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高校的类型、定位决定的。高校完全应该按照自己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培养人,而不应该为了高就业率来培养人。高校不应该为了高就业率而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混淆人才培养的规格。高校不能代替职业学院、技工学校来培养高技能人才。
第五,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问题。高校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规格,社会需求,认真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当下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未来发展潜在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真正的人才质量要用其毕业生10年后的成绩来说明、来检验。
第六,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政府、社会、高校都应该下大气力抓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不仅可以带来高就业率,也易于带来高的社会贡献率。中国大学生创业率一直较低。尽管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比例已有六成,但真正实施创业比例不足毕业生总数的1%,而美国为23%-25%。[3]今后,政府、社会、高校都应该把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