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山风石韵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玉平 “学习、交流、思考、直言”将博杂进行到底

博文

“黔之驴”考:彼“黔”非此“黔”

已有 7990 次阅读 2008-8-8 12:32 |个人分类:历史与人物|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历史, 柳宗元, 成语, 黔之驴, 寓言

 

“黔之驴”考:彼“黔”非此“黔”

柳宗元简介及写作背景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故又称“柳河东”。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柳宗元于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登博学鸿词科。学而优则仕,早年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殿书院正字、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礼部员外郎。柳同志胸怀大志、刚直不阿,积极参与了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成为核心人物合称“二王刘(禹锡)柳(宗元)”。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故又称“柳柳州”。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公元8191128日)卒于柳州任所。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柳河东集》。

这位柳同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乃“唐宋八大家”之一。若在今日,依其学术造诣,入选科学院主席团应当毫无争议。

《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三篇寓言)即应为柳同志在革新期间或革新失败后、即距今约在一千二百年前写下的传世之作。《黔之驴》一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原  文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憗憗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评点]  这则寓言原来是形容在不了解敌人的情况下,敌人看起来都很可怕,一旦掌握了敌人的特点,摸清底细,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现在这则成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用尽了全部的力量,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虎 驴 之 斗

那只“黔之虎”,从地域性分类上,应该属于前一时期倍受关注的“华南虎”。华南虎是亚洲虎中体型最小的一种,雄虎身长约2.5(加头),重约150公斤;雌虎身长约2.3,体重约110公斤。而那只“好事者船载以入”的“旅黔之驴”,身高起码在1左右、体重应有200公斤左右。因为柳同志文中没有相应的说明,现已无法考据那头“旅黔之驴”的来龙去脉了。小刺猬将重点考证当时的“黔”,而不是那头“旅黔之驴”。其实,《黔之驴》本来就是一则寓言,含有很多的虚构成分,不值得去深入地考证一番。就象最近一段时间,“四大古典名著”被一些所谓的“大家”恶炒,这样的闹剧最终要为老百姓所厌烦、被历史所唾弃!

黔地山高水急、交通不便,“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俨然已沦落为一头“流浪驴”。体型小巧的“黔之虎”刚见到了骠肥体状的“流浪驴”,肯定会“以为神”而敬而远之。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观察,“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经过进一步的试探后,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黔之虎”窃喜:“就这两下子,也敢出来混!”。“黔之虎”摸清了“旅黔之驴”的底细,于是“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胜利地结束了战斗。 

后人对历史的误读

这则富有时代特色与战斗精神的寓言故事,被后人广为传诵,并派生出汉语圈中认知率最高的成语之一“黔驴技穷”。上述寓言和成语,有其明确的内涵,表达了积极的理念,用来讽喻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虽然该则寓言故事的“领衔主演”应该是“黔之虎”,对原文最正确的解读应该是“驴黔技穷”!

如果正确地理解上述寓言和成语的内涵和理念,是无可厚非的,不会产生什么争议、更不会衍生出什么历史公案。但是一些后人,却不求甚解、生搬硬套,不知彼“黔”非此“黔”。

行省制始于元朝,现在的贵州在元朝分属湖广行省、四川行省和云南行省。基于这一史实,现在的贵州在文化传统上,应当归属于湘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和滇文化圈的交叉融合。贵州建省始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的管辖范围与现在也略有出入。柳宗元同志创作《黔之驴》一文,应该是公元800年左右的唐朝中晚期,当时地方行政区划为“道—州—县”三级。《黔之驴》一文所涉及的“黔中道”,包括了湖南西部、重庆东南部、贵州北部和湖北西南部一带地区,治黔州(今重庆市黔江县)。

可见,彼“黔”非此“黔”也!

记得二十多年前上中学时,人教版的教材对《黔之驴》之“黔”的注释为“贵州的简称”。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工具书,将这则寓言和由之派生的“黔驴技穷”里的“黔”曲解为“贵州”。更有甚者,一些带有“地域决定论”之类狭隘偏见的人、一些不了解历史的人,经常以“黔之驴”或“黔驴技穷”来无端地贬低贵州人。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事物和现象那里都有,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也不论是贵州还是其他省市!

 

主要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黔之驴”  http://baike.baidu.com/view/915087.htm

[2] 百度百科,“柳宗元”  http://baike.baidu.com/view/2521.htm

 


根据网络图片合成,原始图片来源:

虎   http://photocdn.sohu.com/20071110/Img253169708.jpg

驴    www.dashanbei.com/techan/139/353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91-34580.html

上一篇:夜郎自大:一段误读的历史
下一篇:歌曲“永远不回头”祝奥运:青春励志宣言
收藏 IP: .*| 热度|

1 王应宽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