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xiaoyingz

博文

资本主义总公式的推导

已有 5546 次阅读 2010-7-11 14:56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资本主义, 公式, 生产, 消费,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总公式的推导

首先来推导资本主义总公式,第一步来推导生产领域的公式:

假设有某个产品,其生产厂家有P个,第i个生产厂家的每个该商品的剩余价值为Mi,该厂每年生产的该产品数量为Ni,那么该产品每年生产的数量S

  S=N1+N2+N3+.........Ni+......NP    

 ...............................公式1

用求和公式就是

S=Σ Ni    (i=1~p)  

 ..........................公式2

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和M

M=N1×M1+N2×M2+.........+Ni×Mi+......NP×Mp  

    .................. .......公式3

用求和公式就是

MΣ Ni Mi    (i=1~p)  

       ........................公式4

以上公式,.公式1和公式2等价,公式3和公式4等价,仅仅是书写形式不同而已。

假设某个行业一共生产T中商品,每一种商品的生产公式都和公式1和公式3相同。那么这个行业总商品量公式S行总就是

S行总 =N11+N12+N13+.........N1i+......N1p+......

         +Ni1+Ni2+Ni3+.........Nii+......NiP+...........

          +Nt1+Nt2+Nt3+.........Nti+......NtP       

         = Σ  Σ Ni    (i=1~tp)                  

           ....................公式5

那么这个行业总剩余价值公式M行总就是

   M行总=N11×M11+N12×M12+.........+N1i×M1i+......N1p×M1p+

        +Ni1×Mi1+Ni2×Mi2+.........+Nii×Mii+......NiP×Mip+

        Nt1×Mt1+Nt2×Mt2+.........+Nti×Mti+......NtP×Mtp

      =Σ Σ Ni Mi    (i=1~tp)       

     .........................公式6

那么再假设,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市场经济体)中有F个行业,每一个行业的商品生产都符合公式5,其剩余价值都附和公式6,那么整个市场经济体生产的总商品数量为

        S= Σ Σ Σ Ni     (i=1~ftp)    

 ...................公式7

整个市场经济体生产的总剩余价值为

        M= Σ Σ Σ Ni Mi    (i=1~ftp)  

  ......................公式8

其实以上公式并不复杂,仅仅是把商品数量相加,把每个商品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加。只不过使用了连加符号而已。

第二步推导消费领域的公式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的商品能不能兑现为新增加的资本主要在于能不能全部销售掉。而消费的规律和生产的规律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需求是由商品的自身价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关联商品的价格、消费偏好和价格预期等五个方面决定的。但是我发现,消费本质上是个物理概念,与以上五点的关系并不大,而是最终决定于一个“消费常数”,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常数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别范围从十分位到数十倍之间,所以所有“消费常数”的集合构成一个“消费区间”,一个商品的消费区间是固定不变的,是个和生产没有关系的自然函数。

例如,一个人一年需要多少粮食呢?一个小孩和老人,他们的消费量很小,一天大约吃二两粮食,即0.1公斤,那么一年消费量就是37公斤。而一个钢铁工人,每天吃1.3公斤粮食,粮食年消费量为475公斤粮食。所以粮食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就是粮食的消费区间,粮食消费量在37——475公斤之间,在此区间内应该有一个平均值,中国人的这个平均值大约是200公斤。中国有13.8亿人,所以,当中国的粮食产量超过13.8×475=6555亿公斤时,粮食出现绝对过剩,当粮食产量不足13.8×37=510.6亿公斤时,粮食出现绝对不足(意味着全国人都要饿死),而当粮食产量超过13.8×200=2760亿公斤时,中国人达到了温饱水平,粮食产量出现相对过剩。而粮食产量在510.6——4140之间时,粮食产量是相对不足。

在中国历史上,1929年至1931年北方大旱,出现了粮食的绝对不足,中国有近一千万人饿死,而解放后到1990年前后,中国的粮食一直是相对不足,中国就一直有乞丐和饥饿的人。而在最近20年之内,中国生产的粮食也是只有几年是相对过剩的,基本没有出现粮食绝对过剩的现象。

这里必需增加一个新概念——理想平均值:就是说如果让全国所有人都吃饱,那么每年每人平均消费的粮食是一个固定值 Γ,那么Γ就是理想平均值。除此之外就存在每年实际平均消费值 Γi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消费需求的大小决定于“需求区间”,需求区间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实际平均值和理想平均值等系列概念组成。

第二,在消费区间最低要求以下,消费多数是刚性需求。

第三,在消费区间之内消费是软需求,人们可以通过节约开支、控制需求、使用替代品来抑制需求,也可以通过奢侈消费、超前消费增加需求。在这个区间内的消费符合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需求曲线,而在此之外基本不符合。

第四,在消费区间之内的消费可以有一个消费平均值。这个平均值是社会消费水平的反映,但是这个平均值和理想平均值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例如粮食,当Γi小于Γ的时候说明社会整体处在饥饿状态,粮食产量是总体不足的,当Γi大于Γ的时候说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粮食生产是充足的;

第五,消费的这些性状是由消费者的物理属性决定的,与生产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把某种商品消费的这种自然的数量(消费需求的大小)称为“消费值”(暂时这样叫吧),用代号R表示,而把其它指标例如最小值、最大值、实际平均值和理想平均值,用RminRmaxRtverR表示。这样就可以用以上概念来描述消费公式了。

假定,一个消费单位,这个消费单位可以是一个村子、一个乡、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之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这个消费单位的总人数为W,那么这个消费单位每年所消耗的商品数量的最小数量为W×Rmin每年所消耗的商品数量的最大数量为W×Rmax每年所消耗的商品数量的实际数量为W×Rtver每年所消耗的某商品数量的剩余价值为M×W×RM表示该商品的全社会所提供的平均剩余价值。

其中M=M/S=Σ Ni M / Σ Ni  

      ...........................公式9

那么,这个消费单位为市场所提供的剩余价值就是M×W×R。单个商品提供的剩余价值就是Mi,单个人提供的剩余价值量就是Mj×Ri。而全部消费者提供的总剩余价值量是Σ MjR(j=1~w)。理论上

Σ MjR=M×W×R

       这样,当生产的商品能够全部销售的时候,该商品的生产销售总公式就是:

       M×W×RΣ Ni Mi  Σ MjRj    (i=1~p,  j=1~w)   

  ...................公式10

而行业的总的销售生产总公式就是各个商品本性所决定的销售数量和生产数量的平衡体。

假定某个行业有T种商品,那么每一个商品的消费常数为R1R2......RT由RTmin,RTmax,RTtver,RT理组成)。每一种商品的平均剩余价值为M1M2..........MT那么该行业总的商品剩余价值为 Σ MjRj

这样,行业生产销售总公式就是:

  Σ MjR

= Σ Ni Mi  Σ MjRj    (i=1~tp,  j=1~tw)                            

 .....................公式11

同样的道理,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消费总公式就是:

     Σ MjR= Σ Σ Ni Mi  Σ Σ MjRj   

                  (i=1~ftp, j=1~ftw)                                         

             .............公式12

公式12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总公式,我把它简称为资本主义发展总公式,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归根结底都来自于这个公式,它表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本质。

在这个公式中p是某商品的工厂数量,t是谋行业的商品种类,f是该国家的所有行业部门,W是该国人口数量,Ri是谋商品的消费常数,Mi为单个商品的剩余价值,之所以用“”,而不用“=是因为公式两边并不是完全平衡的,而且当平衡的时候也是动态平衡,而不是恒等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615-343026.html

上一篇:人为什么会被溺死
下一篇:简论劳动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