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某日在某处看到这样一段话,感到颇有意味,便记了下来。遗憾的是,没有在意和保存作者署名,只能在此向作者致歉了。
外界不可能有桃源,桃源只能建在心里,建在梦里,梦里只能是海市蜃楼。
但也别小看梦和海市的意义,
因为,人生是一个复数,是由实部和虚部共同组成。
“人生是一个复数,是由实部和虚部共同组成”。复数,以及实部和虚部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其一,外表看得见的为实,看不见的为虚。绣花枕头稻草心,即是对此简洁的写实。现在的婚恋看重的全都是“实”,工资收入、有房有车、文凭、职位。看不见的呢?或许正因为此,才有各地蓬勃而起的婚礼节目,试图以各种方式揭示“虚”的部分。本来或许有可能自组织渐次规范、成形,却被意识形态部门迫不及待一棍子打下去。于是准恋人们只能避虚就实。高考也是这样,素质为虚,分数为实。中国重实,西方重虚。说得更大点,GDP为实,国民幸福为虚。
在一个正常的国度,虚实基本一致。在社会运行中,了解一个机构、企业、个人,看他的收入、利润、口碑、纳税、文凭,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实”的一面,大体能反映其“虚”的内涵。否则认识一个人的成本太高。但在一个失去诚信的地方,这些“实”早已不实,想要由此揭示背后的虚,多半要反过来看。
其二,在表述上留有余地。如“白云深处有人家”;刚仙去的艺术大师吴冠中所强调的“留白”;红楼梦中黛玉临终挣扎着道出的“宝玉你好……”后面的省略号;林海雪原中少剑波在歼灭座山雕后在威虎厅写诗“雪乡我心……”多半是对此的模仿。所谓“才不可露尽”或许也可归入此类。
其三,波兰尼的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为实,后者为虚。前者如看得见的一切,包括所发表的论文、博文等等,后者深不见底。读懂一个人难,读懂自己呢?哲人不是有言:了解你自己。难就难在,当你开始了解自己时,此时的你就不是彼时的自己了,不仅在生理,更重要的是心理。
其实,上述说的种种,恐怕都不是原作者的本意。人,要有胡思乱想,要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复数的实部,时时变化,如见涨的物价、更新的手机,真正不变的是虚部。或许只有虚部,才是人最终的家园。
这一点,难道就是原作者的本意?
我们又何必知其本意?启发你我思考、联想,乃至有所悟,可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