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是改变人生的游戏,是一种看似公平的盛宴。但每年的高考,似乎是河南考生、河南人心中永远的痛。河南有1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十三分之一;河南有考生95万,占全国考生人数的十分之一。河南是名符其实的第一考生大省,人口大省。可河南省只有一所211工程大学,一所省部共建大学(类似准211工程大学)!
2007年、2008年北京的考生人数分别是河南考生人数的12.5%和11.66%,而北京大学在北京投放的招生人数分别是河南的3.7倍和3.62倍;清华大学在北京投放的招生人数分别是河南的4.31倍和4倍。2007年、2008年上海的考生人数分别是河南考生人数的12.6%和11%,而复旦大学在上海投放的招生人数是河南的38.14倍和32.49倍。上海交大在上海投放的招生人数是河南的16.15倍和8.5倍。2010年北京83%以上的学生可以上大学,而河南只有60%。据官方的统计,河南省的录取率较全国平均数低10个百分点,重点大学录取率低5个百分点。但据我的考查,河南省重点大学的录取率低于全国平均数要10个百分点以上。这是因为,为了掩盖河南省教育低水平,河南省把很多原来二本的学校升为一本:如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的大部分专业在河南都是一本线。同时河南还把很多大学的专业设为一本线。这些“被升级”的大学成了假重点大学,河南省重点大学录取率也就上升了。
河南省为何会这样呢?难道是河南省考生水平低吗?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河南省考生公认为学习刻苦,诚实守信,成绩优良。这主要应该是历史原因。中国科技大学曾经想落户郑州,但却被拒。河南大学原来是全国十大“国立”大学,可如今连“211”都进不去。
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社会不公。教育不公影响的不只是当代人,还包括下面的几代人。国人对待为全国做出很大贡献的河南人及河南人民的子女应该给予更多的善待。
河南高校当自强。河南是全国的粮仓,现在也是全国的厨房。河南有从多的高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可这些企业与河南高校的关系并不大。我曾到省内一著名的上市公司去调研,其企业负责人骄矜地说,你们高校的技术水平已经远远低于企业了。我对此基本上认同。这些年,河南省的高校基本上闭门造车,不面向社会、不面向市场,不面向企业。农业大学与河南的农业发展关系不大,工业大学水平低于企业技术水平,职业性院校总想升格。强此下来,既不能为政府出谋,不能为社会分忧,更不能为企业出力,如此大学,如何赢得社会尊重呢?如此办大学,何时才能成有个性、有特色、有能力的大学呢?河南没有自己的众多名牌高校,河南的孩子将永远受苦。
重点大学当倾斜。虽然前几年河南人不知惹了谁,遭遇了全国人民的“妖化”。一时间河南人成为不守信、坑蒙骗的代名词。但这几年的事实证明,大部分河南人是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河南人是值得尊敬的人民。河南考生无论何时都是得到全国大学肯定的。对此,各重点大学还是应该考虑生源的数量、质量等数字,综合地分配自己的招生计划。给河南考生以关注。
河南政府当推介。教育的不公已经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家庭富有的河南人已经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在发展省市的置业活动。可以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有众多的河南人在那里置业购房,而其动机就是孩子入学。而低收入家庭,则因为上大学没有出路,大学毕业等于失业而早早缀学。而那些坚守在河南的家庭则对政府充满了抱怨。如此下去,何来社会和谐?河南政府应该在推介自己的学生方面尽更大努力,促成重点大学在河南招生人数的增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