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梁思成
看到建筑大家——梁思成的痛苦表达,我们不禁要问,梁教授何以如此动情。
这要从北平(北京旧称)解放前说起,当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京城,中央领导派地下工作者,找到了清华大学营建系教授梁思成,让他为解放军制作了一张标记有文物古迹的北平全图,以免战火误伤文物。梁教授为此感到欣慰,然而此后的数十年内,他痛心地发现,当年被他标记在地图上的一个个红点,在和平年代,被一个个抹去。他怎能不痛心疾首,怎能不心如刀割。
一本《城记》就是一部北京城建发展史,或者说是北京古旧建筑的湮灭史。从中央政府核心区的设置问题到城墙的存废问题,梁、陈二老以专业的眼光,为共和国的首都绘制了合理经济的蓝图,但在长官意志和“左”的思潮作用下,“梁陈方案”被无情地否定了。古城墙也被视为封建的象征,终被拆除。
再接着是关于“大屋顶”的讨论,原本很好的中国传统建筑造型,被苏联专家所谓的“民族主义”强加在西式建筑上,这样的建筑在我们的部分高校里还有保留,虽说此举在当时受到了以梁思成为首的坚定地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己任的建筑学家们的反对,但留存至今的建筑也不失为一种新建筑造型的尝试和见证。后来这种建筑造型由于所谓的“浪费材料”的缘故,遭到猛烈的批判。曾经反对过这种建筑风格的建筑学家们,却因这个屋顶的造型与其保护的对象(古建筑的屋顶)类似,也遭到了批判。
城墙毁了,城门也未能幸免。皇城、内城、外城大大小小数十座城楼、箭楼和瓮城悉数被拆,仅留下正阳门和箭楼,东南角箭楼,德胜门箭楼以及政治中心的象征——天安门。拆除的原因很简单,门洞过小,过车不便。我去过北京,看过雄伟的“大前门”(即正阳门箭楼),我为其精美的古代城门造型艺术所折服,那种威严的气势是其他古建筑所不可比拟的。难怪它的拆除对于梁教授有切肤之痛。特别在拆除城门的过程中,尽然发现了元大都和义门的遗址,这也为北京悠久的建都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说明北京城墙和城楼的骨架历经了三朝,饱经风霜,600多年不倒。可是今昔毁于一旦。
斯人已逝,留下袅袅余音。新一轮的北京城市规划乘着奥运的东风,逐步展开,一个新的大北京蓝图预示着未来几十年首都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它将开启这个城市新的历史,一部新的《城记》又将开始书写。
图片来源:卓越亚马逊网站,仅供欣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