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门一入深似海,梅花香自苦寒来
——浅评《情报检索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丛书》
4月2日收到侯汉清教授主编的《情报检索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丛书》之后,我向侯教授致谢,侯教授明确表示“欢迎你对这套丛书写点文字,做一些评论。”。笔者接下来的几天对全套书进行了浏览,重点阅读了这套丛书的序言和后记部分。有意写点文字,一来不负师言,二来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学习深刻些,三来藉此与图林师友交流与分享。
苍天有缘,我有幸成为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一名学子,师从刘磊教授学习图书馆学三年。侯教授讲授《信息检索与信息表示》 一门课,这门课令我深受教益,受益终身。侯教授的多位弟子都是我的朋友,且是我学习的榜样。这套丛书的11名作者与我年龄相仿,基本同属于“70后”。
虽然我对情报学知之甚少,但在2000年曾试图报考情报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报考过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我对情报学有几分情愫,对侯教授更是敬服不已。对于《情报检索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丛书》的内容,其中呈现的科学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比如每本书都编制有名称索引、主题索引,时下的图书鲜见。),可以很好的领略,但真正要读懂需要机缘及长时间的学习,我将进一步学习。
张琪玉先生在总序中说:“这八本专著是侯汉清教授多年来指导博士生、硕士生们进行科学研究(有些是同他们合作研究)的具体成果的一部分。”,“这些专著,如果将其分散来看,或许不觉得分量之重;但如果把八本专著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其成果之丰硕。侯汉清教授在带研究生中看准一个方向不断开拓、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出大成果,值得我们效法。南京农业大学在侯汉清教授领导下进行的有益的研究工作,我想一定会成为我国信息检索自动化发展史册中浓浓的一笔。”。张先生评价平实、深刻。侯教授1943年7月生,1967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40多年来致力于情报检索语言和文献分类领域,成绩斐然。“看准一个方向不断开拓、持之以恒的精神”,侯教授言传身教,后继有人,难能可贵。
八本书的后记中基本都提及导师“严谨踏实的治学作风”、“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底蕴”、“开阔的研究视野”、“敏捷的思维”、“在学术上勇于开拓创新,且与实践紧密结合”等等,绝非一般的客套话。因为笔者三年的耳濡目染,同样可以粗略体会到。侯教授对学生要求格外严格,南京农业大学综合楼625实验室(兼学习室)“考勤”严格,侯教授自己的办公桌在里边且常驻实验室,弟子们更是不敢怠慢,节假日也不例外,应了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侯教授的弟子非常优秀,比如博士后薛春香、章成志等科研成果丰硕,已崭露头角。
丛书的出版,侯教授作为主编,厥功至伟,意义非凡。丛书的作者们定将备受鼓舞,继往开来,再创佳绩。丛书体现了侯教授不仅对学生负责,也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是图书馆、情报和信息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学习、工作和研究的参考书,还将“一定会成为我国信息检索自动化发展史册之中浓浓的一笔”。
附:侯汉清主编《情报检索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丛书》序言摘编
丛书总序作者张琪玉先生:
“这八本专著是侯汉清教授多年来指导博士生、硕士生们进行科学研究(有些是同他们合作研究)的具体成果的一部分。这些著作的主题内容,可以归结为‘情报检索语言的自动化’和‘自然语言检索’两个相关的问题,或者更概括地说,就是‘信息检索自动化的升级问题’,属于当前信息检索学术研究的前沿课题。
这些专著,如果将其分散来看,或许不觉得分量之重;但如果把八本专著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其成果之丰硕。侯汉清教授在带研究生中看准一个方向不断开拓、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出大成果,值得我们效法。南京农业大学在侯汉清教授领导下进行的有益的研究工作,我想一定会成为我国信息检索自动化发展史册中浓浓的一笔。”
(1) 薛春香著《网络环境下知识组织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
序言作者陈树年先生:
“这本书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组织系统及研究现状、知识组织系统构建与描述标准等做了全面的概述,深入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组织系统的设计、传统知识组织系统自动构建以及知识组织系统的互操作与整合进行了研究,并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组织系统的应用做了分析,是目前国内一本较全面地研究知识组织系统构建与应用的著作。”
“图书情报界论文的总量是相当大的,但与其相应的只是生产量、创新性成果却是很不匹配。为项目、为资金、为会议、为指标、为职称、为学业等而进行研究或撰写论文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状况使研究人员很难在一个方向上集中精力进行长期、艰苦的研究,很难产生高水平的成果。
我常感慨于一个外国科学家甚至是研究生可以为某一研究在荒野丛林一呆就是数年乃至数十年,这种探求事物真知的科学精神与执著令人钦佩。在网络信息组织研究领域,像元数据、XML、RDF、语义Web、SKOS、Ontology、OWL、MARC21等的创新均来自国外,我国还处于介绍、学习、吸收、改进阶段,一些基础性研究(如‘知识组织体系描述规范研究’)尚停留在翻译、整理水平。即便这样,从概念到概念的泛泛之谈为数不少。”
“不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题目,只有钻进去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有所创新。创新研究需要动力,社会需求、使命感、个人兴趣等都会成为重要的动力。做学问是件苦差事,除了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还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耐得住寂寞,把过程和结果看得同等重要。”
(2) 陆勇著《面向信息检索的汉语同义词自动识别》
序言作者冯志伟先生:
“陆勇提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特征模式匹配的方法,一种是基于PageRank算法的同义词抽取方法。特征模式匹配的方法使用同义词释义的模式,利用模式匹配技术来自动识别同义词。基于PageRank算法的同义词提取方法把同义词之间的注释关系看成一种链接关系,利用超链接分析方法计算词汇的PageRank值,从而揭示词汇之间的语义相似程度。这两种方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也不涉及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简单易行的方法。我认为,陆勇采用的这两种方法是可行的,这也是陆勇这本专著的创新点。”
(3) 杜慧平、仲云云著《自然语言叙词表自动构建研究》
序言作者马张华先生:
“作为国内第一本系统探索叙词表自动编制理论和方法的专著,本书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首先,本书对国内外自动编制的理论方法做了较好的梳理,并且详细标注了相关引用参考文献,可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阅读;其次,书中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式,以财税领域词表构建为例,提出中文叙词表自动构建方案,对词表构建各个阶段的理论、方法和相关技术系统进行阐述,言之有据,便于理解;此外,书中的许多探索,从自然语言叙词表概念的提出,到基于词聚类的等级关系识别方法的探索等,均颇具新意。尽管从目前应用的角度看,书中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与其实现方式,以及技术方法方面的试验改进,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它们对这一领域探索中的启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 章成志、白振田著《文本自动标引与自动分类研究》
序言作者林鸿飞先生:
“目前在情报检索领域,专门讨论自动标引和自动分类的专著很少,这本书将情报检索技术和海量文本处理技术相结合,将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引入情报检索领域,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文本自动标引和自动分类的研究工作,为情报检索的研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为文本挖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
(5) 张雪英著《情报检索语言的兼容转换》
序言作者刘凤玉先生:
“情报检索语言是信息检索的语言保障工具,其兼容性问题成为信息共享和服务的最大障碍。本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情报检索语言兼容转换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多种检索语言的兼容转换方法,包括基于集成词表的叙词表兼容转换方法、基于字面相似度的分类兼容转换方法、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分类表与叙词表兼容转换方法、基于粗糙集的检索语言兼容方法,提出了基于N-Gram的中文文本关键词自动抽取方法,分析了‘中图法’知识库的构建理论与方法。
本书内容组织独具匠心,既有详细的理论基础,也有具体的方法和系统。从技术角度看,首先讨论传统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从应用角度看,首先介绍相关技术在文献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然后拓展到其他领域。通过本书,读者既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情报检索语言兼容转换的相关技术,也可扩展学术视野,触类旁通。”
(6) 戴剑波、刘华梅著《受控词表的互操作研究》
序言作者卜书庆先生:
“这部论著立意明确,结构清晰,材料翔实,有理有据。尤其是对《中图法》与DDC类目的自动映射方法和技术,对集成系统的构建设计,语词、结构的自动匹配及类目映射,互操作的显示及可视化技术等做了大量试验研究,为汉语同义词自动识别和挖掘技术、相似度计算等积累了很多实验素材和分析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核心的知识组织系统《中图法》、《中分表》与其他国内外分类法、叙词表等知识组织系统的互操作项目的实际开展起到技术知道和支持作用,对国内开展知识组织系统互操作项目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7) 何琳著《领域本体的半自动构建及检索研究》
序言作者常春先生:
“著者从本体时代背景分析到结构组成,从基础知识介绍到存在的问题讨论,从本体半自动构建研究到检索应用研究,最后再加上评价讨论。著作总体逻辑结构合理、层次清晰、丝丝入扣;研究内容方面,在作者之前,还没有看到与古农学本体相关的、如此内容丰富的本体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在本体的自动与半自动研究方面,作者示范了详尽的研究与实践过程,本体的半自动构建将是图书情报学领域今后一个时期在本体构建方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总之,这部著作是本体研究与应用领域的一本好书,将对广大本体研究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
(8) 李运景著《基于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序言作者叶继元先生:
“本书作为一本论述知识图谱构建的专著,有许多值得一提的鲜明特点。
首先,本书对构建知识图谱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其中的步骤与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对比,对有意开展相关研究的读者而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其次,书中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利用中文引文数据,构建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这一专业领域的历史发展图和学科结构图,在结合中国某专业领域描述知识结构和发展规律方面具有创新意义。
再次,本书的实证研究采用可视性较强的寻径网络算法和技术进行著者同被引分析,以构建专业学科知识图谱,这在国内也尚属首次。
另外,本书提供了利用三种不同计算方式获得者同被引数据而生成的三种专业学科知识图谱,并就它们的差别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证实由不同数据统计方法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存在着差异,为以后的同被引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关资料:
1 张琪玉:《情报检索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丛书》总序.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366
2 新书推荐:情报检索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丛书.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124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