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jian 科学老鼠

博文

武夷山老师:布朗喊你关注他的《谁来养活中国》续篇

已有 5467 次阅读 2010-3-22 17:2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全球变暖, 布朗, B模式, 生态经济

 Newsweek: “Business as usual has started to read like the end of the world.”
 
《B模式》,全球23种语言、27个文本——除了英语,有阿拉伯语、保加利亚语、汉语、波斯语、法语、德语、印地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马拉地语、挪威语、波兰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俄语、斯洛文尼亚语,西班牙语、瑞典语、泰语和土耳其语。英文有三个版本(美国∕加拿大,英国∕英联邦,印度∕南亚),西班牙文有两个版本(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中文有两个版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

 《B模式4.0》,大陆中文版预计2010年4月出版(林自新、暴永宁、胡晓梅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莱斯特·布朗以实事求是的坦率方式,告诉我们应如何建设更加公正的世界,并应怎样拯救地球于气候变化。这是我们大家都应当倾听的。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

 
 
《B模式4.0——起来,拯救文明》
 
 
《纽约时报》最近刊登了基思·布拉德舍(Keith Bradsher)撰写的文章,认为中国“加大油门力争成为绿色能源的主力军——特别是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在面临气候挑战的世界中,这是鼓舞人心的喜讯。
 
作为经济不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方面,可能成为世界的楷模。例如,仅仅几年前,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还集中在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地。可是,到了2006年,中国的产量便超过了美国。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中,中国正在进入世界领先地位。
 
2009年初,中国技术开发集团公司和青海新能源集团宣布:它们拟在边远省份青海联手建造一座太阳能光伏发电厂。第一期工程的发电能力为30兆瓦;全部工程完工后,总发电能力将达1000兆瓦。对于中国这个在2008年年底只有145兆瓦太阳能电池发电能力的国家,这是向未来跃进了一大步。
 
太阳能开发的步伐,随着太阳能热水器(又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的出现而加快。中国现在已经安装有2700万只屋顶式太阳能热水器,大约有4000个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厂家,这种相对简单便宜的技术已经惠及还没有通电的乡村。只要区区200美元,村民们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太阳能热水器,洗上热水澡。以2009年时的情况而论,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屋顶太阳能热水器是在中国。
 
中国也在迅速开发风力资源。这个国家的北部平原、西部高原、广袤的崇山峻岭和绵长的沿海地域,都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中国拥有充足的可利用风能,利用风能可以轻易地使其现有的发电能力翻上一番。目前,中国已经有大约12000兆瓦的风力发电能力,绝大多数来自50100兆瓦的风电场。另外还有许多中型风电场正在兴建中。
 
最近即将启动的名为“风电基地”的开发项目,目的是建设六个吉瓦级的风电场集合体,每个的发电能力至少是10吉瓦。这些风电场将分别建在甘肃(15吉瓦)、内蒙古西部(20吉瓦)、内蒙古东部(30吉瓦)、河北(10吉瓦)、新疆哈密(20吉瓦)和上海北面的江苏省沿海地带(10吉瓦)。建成之后,它们的发电能力将达到105吉瓦,相当于2008年初全世界的风力发电总能力。
2009年中期,几乎所有的主要汽车制造厂家都已经宣布,准备上市插电式复合动力车或者全电力汽车。与此同时,世界上第一辆达到商用水平的插电式复合动力车,已于200812月在中国进入市场。它就是中国的比亚迪(BYD),目前已批量生产,以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每辆22000美元的价格出售,并计划在2010年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
 
这些进步令人振奋。但是,像我在《B模式4.0》中所提出的,如要在2020年达到减少碳排放80%的目标,还要做更大的努力。燃煤发电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它使地球变暖,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系统造成压力。食物很可能是导致文明崩溃的薄弱环节。(参看第一章。)
 
和世界各地一样,中国的食物供应也不断趋紧。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侵蚀,耕地它用,以及冰川消融,使得食物产量严重降低。在小麦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玉米占三分之一的华北平原,地下水位下降迅速。过度抽汲已经大量消耗浅层地下水,不得不打井开采当地的深层地下水,而深层地下水是不可回补的。
 
据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说,中国正在北方三个相邻的流域中开采地下水。它们是流经京津地区的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及其南部的淮河流域。因为每生产1吨粮食需耗水1000吨,而海河流域每年短缺近400亿吨水(1吨水的体积为1立方米),这意味着蓄水层一旦耗竭,粮食收成将减少4000万吨,按目前的消费水平,这是中国1.36亿人口的粮食年需求量。
 
而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之时,作为黄河和长江水源的冰川也在不断退缩。中国科学家历经2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为黄河和长江补给水的所有冰川都在迅速消融。这会导致黄河这一目前养育着1.47亿中国人的河流,在旱季出现流量的剧减。长江也受到冰川消融的威胁。居住在这个流域的3.69亿人民之所以能生产出中国绝大部分的稻米,靠的都是长江水。
 
中国权威冰川学家姚檀栋预测,到2060年,中国三分之二的冰川将完全消失。他说:“青藏高原冰川的全面消融终将导致一场生态灾难。”而且,随着收成减少导致食物价格上涨,还会引发经济和社会灾难。
 
在中国,燃煤发电厂是造成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和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的祸首。然而,中国还在运行着此类发电厂并拟建新的燃煤发电厂。这就是说,这个国家正在用自己的努力,释放出使全球变暖的祸首二氧化碳,从而使自己的食物安全遭受到最直接的威胁。功过真是令人难以评说。
 
现在,中国的食物安全取决于从根本上改变其能源经济构成。要保往青藏高原的冰川,中国不仅必须停止建设新的燃煤发电厂,还必须将运行中的陆续关闭。中国的谷物收成,大约80%来自水浇地,而中国的灌溉,绝大部分是水利用效率不高的地面灌溉,其中大部分灌溉用水取自黄河和长江。
 
对中国未来的食物安全而言,能源政策比农业政策更为关键。如果冰川消融断了他们的灌溉用水,农业产量必定下降。对此,农民们是无计可施的。这种灌溉用水的可能丧失,连同华北平原地下蓄水层的面临耗竭,是中国食物安全前所未有的最严重威胁。
 
中国不是面临挑战的唯一国家,但由于人口占了世界总数的六分之一强,中国出现的任何情况都会影响世界的其他地区。伴随着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这个国家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从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动力向以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为动力转变的主要领导国家。
 
莱斯特•R•布朗(Lester R. Brown
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21-305274.html

上一篇:那楼、那人、那时光
下一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杨学祥 王晓明 王桂颖 赵凤光 杨延丽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