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chan

博文

我的思考(一)—教育改革是一场价值文化的革命

已有 3074 次阅读 2010-3-22 04:03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改革, 价值文化

1 我对博文 “从我的亲生体会看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优劣”(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3744)的评论:
在中国要是像在美国那样教学,一堂课可能会一直在维持课堂,然后学期还没结束,老师就下岗了。因为,没有看得到的成绩、分数,孩子会觉的学不到东西,孩子、家长、学校都不会满意。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能够认可:孩子即使学习到相互尊重、与人合作、与人相处也很重要。这样的话,可能就可以学习美国了。

2 我对博文“‘双肩挑’应当改了”(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633)的评论:
   当有水平的教授,能够比×长更受人尊敬,收入更高时,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状况了。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长久的文化,或者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改变起来不是一日之功。
   但是,如果不改变着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趋势,我们只能游离于尖端科技之外。就如5000年的文明史的国人,在科学史上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

 

3在我的博文“喜欢温总理这些话(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3748)”
中,我提到:如今,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如果我们的社会,仍然无法抑制、避免“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现实。那我们的科技创新,只能在二流的水平逛荡。为什么? 因为,刚刚快到一流的就“仕”(死)了,不只有二流吗?


4 在我的博文“为什么高考最公平(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2755)”
中,我写到:

   (1)高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2)我认为高考不是不可以取消。什么时候取消?当高校完成相应的改革了,高考就可以取消。


5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先生的博文“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37fb10100h6hh.html?tj=1)”中提到:“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当然也包括教育评价观)。这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因而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可能出现反复的过程。”

  刘长铭先生的另一篇博文“给教育者以新的思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37fb10100etle.html?tj=1)”

写到:“我总认为,如何选拔学生,凸显出来的是教育的价值观念。总体上讲,中国的大学所挑选的是当下学业成绩最优的学生,而美国的大学是选拔最具有培养价值、未来最有可能成为某领域中杰出人才或大师的学生。”

   通过以上的思考和学习,我的思路变得清晰。我们面对的教育改革,归根到底,应该是一场价值文化的改革或者价值文化的革命。没有人们价值文化的变革,不可能有教育改革的成功。那么我们应该改革什么价值文化呢?
一、 “官本位”文化是国人的价值中心。热议中的“去行政化”、“教授治校”、“西安交大造假案”等,无一没有“官本位”价值文化的深刻影响和阻碍。而当一个社会,“官本位”盛行了,那其他行业,特别是创新科技就会黯然失色。2000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中国官本位文化的写照。2000年,我们其实除了4大发明外,什么也没有。建国一个甲子的历史,也说明官本位的中国教育,无法培养出真正的杰出人才,这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二、 “学而优则仕”文化,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根本。 古代中国,通过科举可以选拔贤达人士治理国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但是,当历史进入21世纪,如果“学而优则仕”仍然是绝大多数科教人员的唯一追求,那么这无疑绝对不利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三、“功利”文化。其实,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最轻利重义的国家,中国的古代知识分子更是如此。但是,我们“礼仪之邦”的美名,早已有名无实了。

    如何改变这些文化?它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融于每个人的血液已经两千余年……当年的文化大革命,从某种角度理解,是否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想通过一种方式改变中国几千年的这样的文化才为之?才会有那些“破四旧”等运动?但是历史,已经不堪回首,即使目的纯良无比,那种破坏性的运动,但愿永远不要再次发生在中华大地!
   那么怎样实行我国价值文化的改革,草民认为,只有法治的中国,只有开放的中国,只有宪法神佑的中国,才能保证中国顺利进行这“漫长的、艰辛的、可能出现反复的文化变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2356-305091.html

上一篇:新华法治案例(一)——福建网民“诬告陷害案”(又一个邓玉娇?)
下一篇:圣意难测(别了,谷歌(二))
收藏 IP: .*| 热度|

5 张檀琴 吴飞鹏 吕乃基 柏舟 姜咏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