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月转暖预测失败:高度重视春节期间雨雪天气

已有 6026 次阅读 2010-2-12 07:01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潮汐组合, 全球变暖, 低温冻害

      2月转暖预测失败:高度重视春节期间雨雪天气 
 
         
                            杨学祥

    气象专家1月末认为:现在,"假厄尔尼诺"现象基本结束了,正在向正常发展。我们估计,大概在今年2月份,海洋增温的中心就会回到赤道中东太平洋,一旦回到正常位置上,中国的气候将开始回暖。

  “北极涛动”也在逐步回到正常情况。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报,大家比较一致认为,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期,2月份气候可能回到原来的轨道,也就是回到偏暖的状态[1]。

    我在2月5日指出,理论上,有三个因素是厄尔尼诺减弱的原因,2月回暖的预测遭遇寒流。

    其一、拉马德雷(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增强拉尼娜,抑制厄尔尼诺。

    其二、1月末4月初的地球自转减慢减弱厄尔尼诺。

    其三、1-3月强潮汐减弱赤道海洋表面增温,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事实上,2月上旬中国北方气温持续偏低,冷空气活动频繁,厄尔尼诺减弱,回暖预期成为泡影。这样的预测对指导春运有害无益[2]。

    现在,2月中旬的寒潮即将来临(见附件),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雨雪天气。

参考文献

1. 气象局研究员称严寒天气难改气候变暖趋势. 2010年01月26日03:34  21世纪经济报道。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6/033419544905.shtml
2. 杨学祥. 理论错误屡战屡败:国家气候中心的回暖预期成为泡影. 发表于 2010-2-5 6:21:2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2736
 

晋冀鲁等九省区遭大到暴雪袭击 多地发寒潮警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01:4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2月11日电 酝酿已久的冷空气终于爆发,中国10日迎来了一场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将遭遇大到暴雪袭击。中国气象局已迅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点击此处查询72小时天气

  中央气象台10日发布暴雪黄色预警。预计,10日至11日,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其中,陕西中部偏东地区、山西西南部、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有暴雪。

  未来主要有两次雨雪、降温天气过程影响我国,分别出现在2月10日至12日、13日至16日。其中,10日至12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具有雨雪范围广、局地降水强、降温明显、南方部分地区先雨后雪、雨雪过后将有局地大雾等特点,对节前春运不利。具体预报如下:

  11日08时至12日08时,西藏东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北部、江淮、江汉、江南西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江南西南部和中东部、华南大部、四川盆地、贵州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部分地区有大雨;贵州中部的局地有冻雨。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有4~5级风。

  12日,西藏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南北部有小到中雪;江南中南部、华南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江南西北部、贵州等地的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冻雨。

  13日至16日,我国还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其中北方地区的降水时段主要出现在13~14日。新疆西部、西藏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地区北部将有小到中雪(雨夹雪),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江南中南部、华南、四川盆地及贵州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江南地区西北部、贵州等地的局部地区将出现冻雨;上述大部地区气温下降4~6℃。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0/0211/5202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4613.html

上一篇:气象局发布春节建议 加强防低温冻害:春节降温符合潮汐规律(6)
下一篇:春节期间中国大部气温偏低:春节降温符合潮汐规律(7)
收藏 IP: .*| 热度|

3 王桂颖 马昌凤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