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九号星期六,乘早车赶到新校区参加“大学语文”监考。两个小时的考试,一小时后陆续有考生交卷。这是我本学期带的新生课,学生来自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间或有外语学院的选课生七八人。平日上课时,课间与坐在前排的日语班女生交谈,曾学会了日语“花见”的发音。
收完卷子,先后有男女生各一人跑来问我:“这些卷子老师是不是亲自看呵?”我点头,且反问:“有什么要求吗?”他们说:“就是今天的作文写得特别有状态,自己很满意,老师不看有点可惜呢!”
十号一天,寒雨凄凄,伏案把一百零八份卷子看了。当然还记得男女二生的愿望,遂特别留意一番,却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好处。可他们为何觉得写时特别“有激情”,不希望被我忽略过去呢?大概这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问题的感受“不同步”现象吧?一篇作文,在作者自己,也许真是前所未有的“主体觉醒”,写作的瞬间就是他发现自我的转折点,因此导致某些观念、态度和习惯的改变;而在旁观者,总是将之置于一个群体进行比较,换了角度和标准,于是差异形成,水落石出,鲜活的个体自然就“泯然众人矣”。
为师者在教育行为中,若不从个人中心的角色摆脱出来,就难免自以为是、好大喜功。常犯的错误就是:或以偏概全,以拔尖生(或曰“精英人才”)的成绩评价自我,动辄以“伯乐”自封;以差生的水准加诸全体学生,一转而为“九斤老太”,遂有“一级不如一级”之慨。或以一个“平均分数值”替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种种差异,形成刻板印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