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科学技术标准
1主观评价
一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动机是他作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如果一国不会成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那么他可以不作出行动。
气候变化一方面是国内问题,应该在国内培养行动的动力。
2客观评价
气候变化如果是超越国界的,一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他国有权利对他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实行制裁。制裁应该是重要的动力。
这就产生了如何测量的问题。这是科学技术的问题。
当然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都有测量问题,而且依赖的技术应该一样。
二、经济标准
1、经济上的利弊
应对气候变化,既是经济负担,又是经济的动力。
和环境保护一样,本身以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为条件,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总量,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脆弱的,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负担,对他们更明显。
发达国家则不同,环境保护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经济动力。
对于中国,环境保护作为负担和动力,应该基本平衡。
2、经济的基础
经济本身是社会的基础,但是经济本身又有更深的基础。
自然条件就是经济的基础。气候是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的最重要的基础。
保护环境不仅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有保证生存的意义。而生存是经济的最基础的内容。
中国的环境比较脆弱,人口又多,最应该注意气候变化。中国是季风国家,如果对气候敏感,更应该在此问题上积极。
所以,我觉得,在承受力的范围内,我们国家应该态度最积极。
当然,策略是注意的,要多争取经济权益。但是决不是争取道义上的旁观角色。
特别是要注意在国内宣传的尺度,还是应该以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为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