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入门小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mustc 纳米入门小生

博文

导师为什么招很多研究生?

已有 4470 次阅读 2009-10-6 20:0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从来没有在很大的研究组待过,所以自己也从来没有计划过有一个超过十个人的研究组。不过我还是很清楚为什么有的教授会倾向于有一个大的研究组。

几年前我和UC Berkeley的一个教授开会之余聊天,就问他的研究组有多大,他说有二十多个人。我说:要维持这么大一个组得花多少时间去找经费啊?一个人并不是什么都能做好,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不同方面的研究呢?他回答说:At least one of them will work.

他的意思是,人多项目多,总有一个会有进展,如果只专注于一两个方向,好几年没有大的进展,就活不下去了。鸡蛋不能全装在一个篮子里,国外如此,国内也是如此。

其实,大研究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别的地方一有突破,自己的研究组马上就可以有人力和物力跟上,很快就能做出一堆比较前沿的研究论文来。

好处归好处,却不利于集中精力发展原创性强的研究。自1986年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后,诺大的Berkeley化学系就再没有人得过诺贝尔奖。不少人认为这和他们长时间以来培养教授的文化和做研究的风格上强调有竞争力而不是原创有不小的关系。

这个问题在中国更严重。国内的导师们都知道,好几个学生里面才有一个基础和自觉性都过得去的学生,所以导师们常常非常害怕研究组的学生少了,无法找到足够的人手开展和继续实验室和研究组内的工作。

那些基础和自觉性有问题的学生,本来应该被尽早淘汰掉。不过,因为国内研究生的津贴相对比较低,让他们干一些杂事也还凑合,最后再按最低的学术标准给他们一个学位,有一个在社会里面混的敲门砖和向上爬的阶梯,也不算亏待了他们。这样的学生,当然只好用放羊的态度去对待,尤其是当学生自己的目标就只是拿学位走人,更是如此。

这样的状况之所以能够成为严峻的现实,更离不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饮鸩止渴的大政策的推波助澜,他们错误地以为通过招收大量的研究生就可以延缓市场的就业压力。人们也错误地以为高级学位会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却没有考虑到自己几年以后毕业时因为研究生数目的大量增加使得就业市场更为严峻。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这些大的背景,仅仅是导师愿意多招几个学生干活,也不至于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

我非常不喜欢这样的学术生态,但是这正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一部分现实。在这样的生态下,当然就是学术水准的持续下降,学术市场的日渐拥挤和高等学位的快速贬值这样的严峻现实。

我不知道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办法解决,也许只能随时间慢慢地去消化。当然,其中个人所面临的痛苦和迷茫自然是免不了的,而且除了怪自己命不好之外,似乎怪谁都没用。

 

 

本文转自: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457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65-260118.html

上一篇:感觉科学网博客可分为人文社科和科学技术两大板块!
收藏 IP: .*| 热度|

9 赵星 艾云灿 唐小卿 刘凡丰 吕喆 吴宝俊 李学宽 李学毅 zhouchunshan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