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牧民要收入,国家要环境,谁来解决这个矛盾?

已有 6499 次阅读 2009-8-8 12:48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禽北上, 草原恢复, 牧民收入, 草原退化, 以禽代畜

蒋高明

        最近一周,笔者到巴音胡舒我们的试验基地,继续我们的“禽北上”试验。期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带领有关专家领导现场视察了我们的试验效果  ,并做了重要指示。    

         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2万鸡已经全部度过了育雏期,有些已经长到1.5斤。牧民开始领养草原柴鸡。我们拟验证这样的假设:养殖2700只鸡的收入,等于牧民养殖80头牛的收入,而工作量减少50%以上,对草原的破坏减少到原来的5%以下。我们仅利用其中的5%左右的土地实现上述土地升值过程。大面积长势良好的的草可以用来打草卖钱,生态退化的难题迎刃而解。

        目前,年收入4万元的牧民在巴音胡舒嘎查占不到10%,大部分牧民家的年收入仅在万元左右。收入4万元需要占用大量的草场,牧民需要有非常强壮的体力,因为劳动量是很大的,牧民需要全年劳作。

        嘎查长特穆尔的媳妇仅仅照顾10头奶牛,挤奶、做奶豆腐就占去了她大部分时间。这10头牛仅每月带来1000元左右的收入,到了秋末牛就基本不产奶了。辛苦4个月,不如300只鸡带来的收入多。

        牧民要收入,国家要环境,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禽类。

        嘎查支部书记那森乌日图(多年来我们亲切地称他为乌书记)正在完善“由畜到禽”的转变过程。他家原来有40头牛,70只羊,现在还剩下10头奶牛了,其余的都处理了。10头奶牛到目前带来的净效益不大,因为奶站拖欠着他家半年的奶款。奶款不能及时到牧民腰包,牧民对来自澳大利亚的平均1.8万元的奶牛很失望。理论数据能产35公斤奶的,在草原上仅能产10公斤左右。

        乌书记改造原来的养牛场,从育雏开始,自己养殖了1000只鸡,扣除粮食后的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从公司(我们引进资金成立的草原牧禽公司)领养5000只鸡,2-3个月后的收入2.5万元左右;因养殖的牛羊数量大大减少了,土地出租给公司养鸡收入5000元左右;其余1800亩草场由于没有牲口放牧,长势良好,约可收获10万斤草,就地可卖出2万元;在加上他家在公司打工和开家庭旅馆的收入1万元,共可收入7万元。今年正蓝旗奇旱,牧民大量缺乏,家有很多牲口的牧户日子很不好过。

        从牧民角度看,他们要的是钞票,什么动物带来的多,就什么好。文化自然很重要,但他们可以用少量的劳动就能够满足自身生活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如对牛羊肉需求)。困惑牧民最多的是他们家的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人情事故等等都需要钱。平时牧民舍不得卖牲口,但当急用钱了,又贱卖给牲口贩子,牧民“卖低不卖高”。牧民生活需要多的钱,就需要更多的动物,更多的动物意味着更多的草,而动物数量的增加又抑制了草的生长。动物数量增加与草产量降低是一对很大的矛盾。

        如果遇到干旱、蝗灾、雪灾或白风暴,上述矛盾将进一步加大,牧民收入就不能保障。今年,特穆尔家的80头牛就面邻缺草难题。我们在现场看到,他家周围的草场几乎没有什么草了(见后面的图片),他正为牲口冬季越冬而犯愁。

        特穆尔家有的是力气。他们两口子正当青壮年,非常能干,加上两个儿子,身体都非常强壮;乌书记家劳动力少,两口子年龄都大了,重力气活干不。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女儿在上大学,家里只有一个小儿子能够帮家里干活。

        在两家土地差不多(均约2000亩草场)的情况下,特穆尔家的劳动量比乌书记家的劳动量大三四倍,但收入却低于乌书记家43%。特穆尔家的草场严重退化,需要买2万元的草,乌书记家的草尽管在同样大旱条件下,草场良好,草出现富裕,能够卖2万元的草。为什么会出现牲口多、又非常勤劳,反而收入下降的局面呢?答案就在于乌书记家采取了科学的利用草场方法,他家的钞票是鸡和草挣来的。

        乌书记家仅剩下10头奶牛了。他计划明年全部淘汰掉,改养5000只鸡。这样,鸡和草的收入就能突破8万元了,是特穆尔家目前收入的2倍。

        从国家角度来看,我们得到了什么好处呢?由于大中型牲口数量大大减少了(仅保留满足牧民生活需要的部分),草场恢复的自然潜力被大幅度释放出来。牧民养鸡仅利用其全部土地的5%左右,95%以上的草原得到自然恢复。其结果是:草长高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沙尘暴少了,土壤固定的碳多了,城里人吃的禽肉安全了。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情,只有通过调整畜牧业中的“禽与畜”之间的结构而得到解决。

        那5%的牧禽草地,可通过每年轮牧的方式很快恢复,并使因打草的养分得到有效补充。这样,传统的草原游牧的优势又得到了充分发挥。

        从上面的分析看,草原牧禽是解决草原退化、提高牧民收入、满足国家生态安全的良好对策。我们还将继续试验下去,由今年的5.2万只,发展到明年的10万只鸡,并饲养1000只鹅看护鸡群。只有牧民收入提高了,牧民主动保护草原了,草原退化才能够得到根本遏制。


图1 度过育雏期等待进入草原的禽军



图2 大型牧禽试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最近的禽类放养密度



图3 为草原鸡搭个挡风遮雨的“窝”



图4  在灌木柳下“纳凉”



图5  禽军的守护神也来了



图6 蒙古包和草原鸡,蒙古文化和现代牧业生产的最佳配合?



图7 以草籽为食,注意许多草籽变成了鸡的饲料。有人担心草原更新问题,我们也正为此想对策。草原植物以多年生为主,草原更新借助地下根茎或球茎。但考虑到草原种子繁殖,草原养鸡要考虑利用强度(我们设计的利用强度为5%),和年国际间的轮牧。实际上,放养牛羊也是无法收获种子,且破坏的草原面积超过100%。



图8 优良的草原生态环境下发育的鸡毛色美丽鲜艳,可卖上好价钱



图9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左二)视察我们的大型牧禽试验



图10  笑意写在脸上。领导和专家们在高草丛中(2009年8月5日)



图11 消失了半个世纪又回来的沙芥,可作为优质芥末油的天然材料

图12  养殖80头牛的牧户家里的草场严重退化



图13  尽管今年大旱,我们4万亩试验田草原依然保持较好的长势,显然了自然界应对环境变化的强大能力。曾有著名草原专家语言我们的高草因为不放牧3年后就退化,但这个高度连续保持了8年了。为此,笔者怀疑生态学流行的适度干扰理论。图12严重退化的草原可以通过调整畜禽结构得到治理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248162.html

上一篇:救救孩子
下一篇:中国人冒傻气的50个陋习(转并评论)
收藏 IP: .*| 热度|

3 陈国文 苗元华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