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qdriven 创新从身边做起

博文

慈善情怀的输出渠道

已有 3202 次阅读 2009-6-19 05:54 |个人分类:教师探索|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前几天访同学,聊起慈善事业的话题,谈到慈善心态的变迁。

最早大家见到要饭的,都会给钱;后来慢慢少了,原因是知道了很多要饭的可怜人,甚至孩子,是被操纵的,于是不给了。

昨天我见到一位慈善基金会的女士。她真是很善良的。她说我即便知道是被操纵的,也会给。总有一部分会给到那个可怜人自己身上吧。

就我的观察而言,目前畏惧操纵者而不给的(A类)人数会比即便被剥削也要给的(B类)要多。我自己大约是在近5年前由B型转为A型的。

我的同学君认为,现在即便捐钱给慈善组织,也担心自己的钱被挪作他用。由于信任危机,大家的慈善情怀都找不到合适的输出渠道。于是慈善需求来临时,A类成为观望派,当然也有财大气粗的B类人士,仍然是积极派。

 

但总不去作,也不是办法。思来想去,只有自己亲自从事作义工、作慈善一条路了。人近中年,车房也都有了,基本上也是个基层干部了,往上升职还需要应对政治的勾心斗角,污浊的各种社会娱乐带来不了心灵的愉悦。人生需要高雅一些,慈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说他想的很明白,以后要作义工了。

他很羡慕我。高校老师有自由,我可以把我的科研与慈善结合。想结合就结合了,想干就干了。自己说了算。而他们公职的,就不能这样。

想想也是。虽然教育本身的意义之一就是慈善(记得早年外婆在农村时,总要把村里的娃娃聚在一起,义务的教他们写字认字,估计是我最早的启蒙慈善教育),但真正面向教育外群体的社会慈善,还是不太一样。社会受众参与到慈善事业里的方法也不太一样。

在慈善组织看起来,很多人是一时兴起,干干就走了,来也不能够了解,走了也不能够控制。他们需要的,是长久的支持这个事情的人。但如何保证这些人能够长期作慈善呢?这是一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慈善情怀的输出渠道,就不可能很完好的建设起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1500-238998.html

上一篇:移动心理救援一年了
下一篇:学术作伪的成因及对策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