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卦 醉 话: 静 闻 蛙 歌 喜 观 蛇 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丕鹏 云游天下觅蛇迹 风雨烟云听蛙鸣

博文

戏说“领导”与“被领导”

已有 4079 次阅读 2009-5-17 15:12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工作, 领导

最近好像大家开始关心“领导”的问题,这是一件好事情!

领导无处不在,没有不行

首先,从我个人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感受来说,我觉得没有领导是不行的。这应该是个哲学问题,搞哲学的或者哲学家会有很多论证。对我而言,那就是个人体会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可以说就是带领和导向我们行动(生活、工作等等)的人,因此,金山词霸中把pilot和torchbearer翻译为领导人,把Moses(摩西,《圣经》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bellwether(系铃的公羊), conductor(乐队指挥,列车长), coryphaeus(合唱团主唱),protagonist(戏剧、故事、小说中的主角),vanguard(前锋、先锋)和 leader翻译为领导者。由此可见,领导是无处不在的!何况我们都知道在家听父母,在外靠朋友(不听朋友的怎么靠朋友阿),在单位听领导。这里的“听”,就指明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领导并不是狭义上的多少级以上的实权在位者才是领导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在作出行动的选择的时候,大脑中也会出现一个领导和一个被领导者,对独立的个体整体而言,自己就是自己的领导,也是被领导者。

中国先人创造的字也很有意思,二人为从,其中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后面,看来也是有个领导和被领导的问题。我们常戏称或者尊称夫人是家里的领导,这也说明就是在一个二人这个单纯恩爱的世界,也有个领导的存在。就是为了吃一顿饭,如果两个人想法不同,也有个最后听谁的问题。

三人为众,那就更有意思了,不仅有一个人高高在上,而且就是下面的两个人,也有个先后之分。由此看来,不仅要有领导,而且领导还不止一个,而且还有个直接领导和间接领导的问题!

我们所处的社会,有着众多的领导,大到联合国秘书长、国家主席总统,小到小组长等等。但对不同的个体,将面对的是不同的领导。不同领导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权限,不同个体也有着各自的工作、学习范围。到底应该遵从哪些领导?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我想作为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应该面对的实验室、课题组的负责人(这也是领导,而不只是代了什么什么长的才是)和导师这些直接的领导,可能也就是二人为从中那前面一个人。而在研究生管理、思想教育方面则应该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等。

内行外行,各有所长;不管内行外行,领导好了就是好领导

我走向社会30年,工作二十多年,不仅见过不少领导,也在单位受着校长、院长、系主任等等的领导,而且自己也做过多年代“长”的领导。期间也经历了内行和外行领导的领导,即受到过内行领导的打压和外行领导的不懂专业而影响工作,也得到过内行领导在工作上的不遗余力支持以及外行领导的大力鼓励。其实,不管领导是内行还是外行,我觉得只要是作风正派、以事业发展为己任、即讲原则而又有正义感的领导都可以说是好领导。

其实,作为科技工作者,最怕的是内行领导的出于私心的排挤打压和外行领导的非科学观的指手画脚。

领导与被领导是相对的,各行其责

作为领导,要明白自己是谁的领导,该领导什么,也就是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而作为被领导者,则要明白自己属于谁领导,该听谁的,该干什么。

现在我不是什么领导,以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身份在研究生教育问题上,我会征询、听从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和主持学院工作的院长的意见,当然也会在征得学院领导的前提下,与学校研究生处或者分管领导进行沟通,接受他们的领导;以一个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的身份,我会征询、听从学科建设处和实验中心领导以及分管校长对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指示和意见,接受他们的领导。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接受院、系、教研室领导的领导。

明确自己身份,对号入座,接受领导。我不能没有领导,但我希望我的领导,不管内行外行,都是好领导!!!

……

领导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不是每个人都懂这门艺术和学问,都有能力当好领导。学者争当领导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只要有一颗质朴的公平公正心,不求一心为公,但求能以所领导的事业为重就很不错了。最怕的是学者当上了领导,就在其他学者面前忘记自己也是学者或者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而故意影响其他学者的发展,这样就不好了。至于内行外行,也是相对的。现在的领导都是知识分子,因为不管从哪里弄来的学历学位,至少都是大专。而高校的领导可能很高比例都是博士,能说不是内行吗?难道我们再请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老大爷或者工人伯伯、解放军叔叔来治校,更何况当代的工农兵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

什么领导都可能遇到,看你运气了

说心里话,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遇到过不合格的领导。但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内行外行没有多大关系,更不能因噎废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924-232474.html

上一篇:导师与研究生-读王鸿飞研究员博文之感想
下一篇:终于有了一个圈子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向峥嵘 杨秀海 陈中亚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