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我们课题组组织了一次学术交流会,是跟我们课题组一起参加一个973项目的各个课题组成员们的学术交流会。我负责这次交流会的会务工作,现在会议结束了,写一下自己的心得。
心得一:墨菲定理的体会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我在研一上自然辩证法课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解释形式:要把事情做得更完美,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举个例子,就是一个学生,考试成绩要想从90分提高到95分,比起从60分提高到65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就是事情越接近完美,要再提高所付出的努力越大。
这两天的学术交流会,因为有重要的专家出席,所以导师很重视,让我考虑周全点,把细节问题都要考虑清楚。也就是说,导师是希望越完美越好。组织这样一次交流活动比我以前组织的很多活动都要累心。虽然以前组织的很多活动规模很大,但是因为对完美程度的要求相对而言不算太高,并且经常组织也轻车熟路,就觉得相对轻松一些。而这次组织虽然花的时间不算多,但是组织得一点儿也不轻松,这几天神经绷得紧紧的,就怕有什么差错。实验出了差错可以往往重做,但是有些活动是要求一次成功的,所以要考虑得很全面,准备很周全才行,尤其是演出类、比赛类、会议类的活动更是如此。
心得二:
学术交流会上,我听了一些人的报告,结果有些报告听着听着就犯困走神了。我本来是挺想好好听听的,为什么还会犯困呢?犯困的原因是有些人做的课题和我自己的课题相差稍微有点远,我对他们的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不太了解,他们ppt上的很多东西看得不大明白,当我越听越糊涂的时候,就容易犯困。例如,他们ppt上给出一个数值或者一张图片,来说明他们的工作的一些结果。我听了之后,不知道这些结果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好到什么程度。另外,很多数据没有和其他人工作的对比性,我不知道给出的实验结果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所以,不是亲自做过这方面研究的人,难以通过短时间的ppt能够明白的。
也就是,这次很多报告都是给内行的人听的,所以我对于和我课题相关性不大的报告,就听得糊涂了。我想,如何做一个报告能够让内行人和外行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些难度。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能够做一个能够让内行人和外行人都能够有所收获的报告。
在学术领域要让内行人听得明白比较容易,只要把一些实验结果一摆在那里,大家都清楚了。而要让外行人听得明白,一方面,要先用简练的语言对自己做的课题的意义以及大体思路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多一些总结和对比性的数据,让外人有个直观的认识。例如,假设合成了一种材料,这个材料在某方面的性能指标是某个数据,外行人可能不懂这个性能指标表示什么意思,也不了解这个数据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是如果在旁边加上一个比较的数字,例如加上一个“本性能指标的国内最好水平是多少,国际最好水平是多少”,诸如此类的一些比较数据,就让外行人有了很清楚的认识。所以,我觉得,要做一个要内行人和外行人都喜欢听的报告,可以来讲一些具体的实验细节的东西,但是要多一些比较数据和总结性的结论,让人能够一目了然。
BTW:这一周累死了,除了组织交流会,还在排练院庆60周年的演出节目,每天晚上10点多回宿舍脚都累死了,所以也就懒得写博客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