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清教授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qyang 看博客、写博客,快乐每一天! 上海交大杨汝清

博文

人体与健康(4)-中、西医对人体的认识

已有 7992 次阅读 2008-4-15 08:27 |个人分类:医疗健康



                              

                     人体学浅谈(4)             

                                        ——吴清忠《人体使用手册》的启示        

                             图/Google     文/青水洋

                    四、中、西医对人体的认识

    吴清忠先生在书中说:

    多数慢性病,是我们错用了身体的结果。我们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本正确的人体使用手册。

    要正确使用人体,当然首先要正确认识人体。

    目前,中、西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别,但各有特色。

    西医学认为人体是由上百万个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构成了人的组织和器官,而这些组织和器官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人体。西医学把人体分成九大系统,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这些器官和系统彼此独立性很强,所以形成了现在各种不同的相对独立的西医学科。当然西医也认可各器官或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认为各器官和系统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在身体内实现了不同的生理功能。

    西医学认为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西医在这方面作了很深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应该说,这为人类深层次的认识自己已作了很大的贡献。

    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学认识人体,是结合肉眼直观的解剖知识,再根据人的症状和表现(辩症)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生理病理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脏腑经络学说。中医学把人体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三大部分。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是五脏六腑;由脏腑活动生成的气血津液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遍及全身的经络是玄妙的“高速公路”,负责传递生命必需的信息与物质。当“高速公路”出现中断或堵塞,生命就受到威胁,人体就出现许多疾病。

    吴先生在书中解释说,从现代系统学的观点看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那个没有仪器和数据的年代,用来描述系统的一种方法。

    所谓阴阳,是对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它们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人体部位,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五脏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属阴,六腑因其功能以动为主属阳。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停止。

    而五行学说则是在几千年之前,人们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系统来比拟人体,聪明的中国人利用自然界不同特性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来比拟人体中最重要的五种器官(五脏)肺、肝、肾、心、脾,而形成了这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现在看来,这种比拟是非常有根据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性质与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的性质具有很好的类比性,经几千年的实践检验仍显示了这种比拟的正确性。它不但用五种元素解释了当时很抽象的五脏的性质,而且还能用这些元素的性质为医生们探索和研究疾病成因机理提供灵感。

    五行学说中很重要的内容是以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事物内部结构的模式。

    相生,即相互滋生、相互促进。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无尽;

    相克,即相互制约、相互抑制。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关系中,讲究的是平衡,如果五脏中的一个脏器的能力比其它脏器强或弱,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如心火太旺的症状,在天热的夏天,很可能是心火太旺的症状;而在冬天,肾气不足时,水(肾)克不住火(心),也会引起心火太旺;而春天肝气上升时,也会因为木(肝)生火(心)而造成心火太旺。

    在中医的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份是人体的经络系统。经络是“经”和“络”的统称,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起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调节各部分功能的作用。书中介绍除了五脏六腑对应的十一条经络之外,另外还有心包经、任脉和督脉三条经络,一共是十四条主要的经络。各个经络还有分支,称之为经别,几乎遍及全身。每条经络上有穴位,针灸治疗时,主要是刺激经络上的穴位。

    根据五脏六腑和经络理论建立的人体系统,书中把它通俗地比喻为现代的电灯系统。器官就像灯泡,经络就像电线,穴位就像开关。当灯泡不亮时,可能系统中没有电,也可能灯泡坏了,也有可能开关坏了。而当人体某器官功能不正常时,可能身体血气(能量)不足,也可能穴位阻塞,也有可能经络不畅,当然也可能该器官本身确实出了问题。但决不能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检查出肾指标不正常,就一定认为肾出了问题。

    从上简单的介绍可以看出,中、西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完全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看待问题,它们也都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都显示了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我们只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看待它们,不能一味的褒一反一,才能更好的认识人体,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本文首发于2007年8月6 新浪青水洋博客:人体与健康(4)-中、西医对人体的认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73-21697.html

上一篇:人体与健康(3)-中西医的特点及现代医学的不足
下一篇:“打劫银行”作业与抢银行机器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