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布氏田鼠的进攻

已有 5318 次阅读 2008-3-23 12:51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

布氏田鼠的进攻

蒋高明


        草原是老鼠的王国,自从有了草原老鼠就一直是这里的"居民"。很难想像没有老鼠的草原会是一个什么的样子。事实上,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之一,鼠类长期以来一直与草原植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草原鼠类以植物的茎叶和种子以及其他小动物为食;它们又是猛禽和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鼠类的粪便则成为草原植物生长的养分。鼠类是典型的穴居动物,其频繁的挖掘活动可使下层土壤翻出地面,在洞穴周围形成土丘,这可以为其他草原动物提供避难与越冬的场所,也有利于草原土壤的养分循环和水分吸收。就这样,鼠类的生存受到草原生态系统的牵制,同时它们也影响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包括牧草和牲畜。
        在正常情况下,鼠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动态平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草原动物学家发现,正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了破坏,才导致了鼠害的发生,而鼠害又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的退化。由于草原的过度放牧,使得牧草的高度和覆盖度明显下降,而植被的矮化和稀疏可以让群居的植食性鼠类迅速繁殖。草原上有十几种鼠类,包括散居的杂食性鼠类和群居的植食性鼠类,而后者正是造成草原鼠害的元凶。
        草原动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布氏田鼠是一种群居的植食性鼠类,我国内蒙古草原的主要鼠害之一,它喜欢在矮小稀疏的牧草中生活,高度3~10厘米的牧草最为适宜。牧草的高度超过16厘米,布氏田鼠就会自动迁移。因为,群居生活的布氏田鼠常在洞口站立了望,一旦有危险,它们就会鸣叫或拍地相互报警,低矮稀疏的草原环境开阔,有利于提高此类御敌行为,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另外,布氏田鼠偏爱菊科、蔷薇科的旱生植物,特别是在它们越冬食物中菊科植物冷蒿和黄蒿占了70%以上。当草原过度放牧后,随着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减少,菊科、蔷薇科植物的比重反而会上升,这为布氏田鼠的越冬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过度放牧是引发草原鼠害的重要原因,而鼠害又会使本已退化的草原更糟,陷入恶性循环。这就是"过度放牧-草原退化-鼠类增加-鼠害又加剧草原退化"的草原退化三部曲。从这也不难看出,老鼠并不是草原退化的罪魁祸首。
        基于这一研究成果,草原动物学家们提出了生态治理鼠害的对策。他们认为,鼠类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与环境中其他成员同处于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通过限制害鼠的生存环境,就可以达到控制鼠害的目的。鼠害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治理以及综合防治等,近年来生态治理技术逐渐兴起,并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所接受,它将成为未来鼠害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物理防治是指采用人工器具捕杀害鼠的方法。例如利用鼠夹、笼具、地箭、陷阱、索套、粘鼠板等捕杀害鼠。物理防治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技术,但不适合大面积应用。传统的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试剂配制诱饵直接杀灭害鼠。化学防治也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开始剧毒药物(如磷化锌、氟乙酰胺)过渡到当前相对安全的抗凝血剂类杀鼠药物。化学防治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但缺点是害鼠容易产生抗药性机制,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害鼠的天敌(鹰、隼、蛇)、寄生虫或者特定病原生物直接杀灭或控制害鼠种群数量的技术。生物防治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但缺点是见效缓慢。生态防治也称生态治理,是指在免除化学防治的条件下,通过恶化害鼠的栖息地条件,从而实现控制鼠害。生态治理的目的,不仅仅是控制鼠害和挽回损失,更主要的是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并在整体上保证"控害增益"的持续效益。
        单一的防治措施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多种防治技术的组合,从而实现更理想的成效,这就是综合防治技术。例如在鼠害暴发时采用化学杀灭方法迅速降低害鼠密度,其后引进天敌生物控制害鼠密度。综合防治技术通常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内蒙古,我国草原动物学家针对布氏老鼠的生活习性,在完全免除化学防治的条件下,通过调节草原植被(比如让牧草的高度超过16厘米,减少菊科、蔷薇科的植物),控制草原放牧等生态对策,不仅有效地控制了鼠害,而且让植被得到恢复,取得了良好的综合生态效益,显示出其他防治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9191.html

上一篇:消失的单花郁金香
下一篇:牲畜失去的春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