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这个PPT,你们对通识课确实做了专门研究。我只是具体上课而有些直观感受。20学时的通识课上过,10学时新生研讨课也上过,40学时的核心通识课也应该算上过,团队上。我作为团队成员上过,作为课程负责人也上过。有关通识课,有几点我想探讨一下,未必正确。
第一,通识课有学校和学生的定位有关。哈佛的通识课、北大的通识课,放到上大不一定合适。例如,我与钱院老师交流,说清华的书院学生的自由时间很多,钱院的老师就说,我们还是多上些课吧,自学的时间太多了,学生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也就是说,其它学校通识课如何处理,我们固然需要了解,但这个与学校和学生定位有关。
第二,不论我们是否强调,课程是有成本的。通识课受成本约束,不可能不计代价进行。学校有学校的成本,教师有教师的成本,学生有学生的成本。反对“水课”当然正确,但对学生的时间投入,要有非常现实的期待。对于个别的例如10%甚至20%的学生,非常感兴趣,愿意多投入时间,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对于中间的学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毕竟是通识课,不能像对基础课例如高等数学、例如我上的理论力学那样要求,那不现实。同样,对教师的投入,也要有一个适当的预期。我原来讲门通识课,现在不讲了,为什么?成本太高。不是别的成本,一周有一次课,这一天就动不了。学生无法调时间,课特殊没有人代课。一旦上了这门课,就要保证每周的这一天,哪也不能去。这个成本对我而言很高,后来只能把课停了。这是很现实的事情。我这个年龄,教分等我都不在意,但在开课这十周,每周同一天不能出差,这个难以承受。学校也同样,一百多人选课开了,如果五人十人选课也开,成本就很高。所以成本这个问题,尽管大家不太说,肯定是有的。
第三,课程的性质有差别。文科的内容,本来就“通”。我没有受过什么专门的文科训练,但比较高深的学问,例如陈寅恪讲的魏晋史唐史,我在音频平台上听听,也感觉挺好,似乎也懂了。虽然专家可能认为我没有懂,但我自己觉得懂了。但是,例如力学,很基础的,大一大二所学,文科生听了就是说不懂。这个有差别。相对而言,文科属于门槛比较低但精进比较难,理工科是门槛比较高但过了门槛就比较容易掌握。对我们而言,肯定是理工科更容易学。在这个情形下,对理工科的任课教师要求其实很高。新生研讨课要求是正教授讲,通识课反而没有要求,似乎不太合理。文科是另外的情况,就理工科而言,通识课教师应该有门槛。通识不是概论,第一要“通”,第二要有“智识”,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这个要求很高。就我们上大的情况,那些很强的专业,例如冶金,能有三五个教授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像我们力学,或许有两三位能上,已经很难了。学校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是要考虑一下,特别是理工科。
还有一点,刚才那位老师讲过,我忘记了,说通识课要与功利的考虑尽量剥离,这个我赞成。我认为通识课,成绩评定没有必要搞13等。“通过”和“不通过”就行了。愿意学的,确实感兴趣的,他多学,他自己有收获。我很不好意思,拿考试跟学生说事,这显得讲的知识并不重要,分数才重要。通识课就是通过/不通过,我认为这个课对学生是有好处的,你学了,就通过了。我讲“混沌与非线性思维”,那个考核很费时间。原来没有限制的时候,多的时候有两百多人选,限制了有一百或接近一百就是九十多人选。要按13等打分,有一套精心设计的标准,没有考试,要写两个报告。个人评估能精确到2等,就是B+可能给B也可能给A-,但不会给到B-或A。我自己的评估,也就这个精度。那课每年都有挂科的,标准是很硬性的指标,报告有抄袭,我就给不及格。我跟学生事先说过,如果有学生来找,给他看,你的重合度超过20%,没有引号,不及格。但是打分这个环节,时间成本很高。我个人的建议,通识课不要再打分了。水不水,其实是学生的态度。就是考试,学生一样会有办法糊弄。
还有一点,我们一年级专业课太重,可以换成通识课。是不是通识课对一年级稍微倾斜些?我那门课后来为什么不开了,在开了十几轮之后。当时我们有私心,想吸引学生选我们力学专业,有功利目的,这个没有办法。但是,后来发现,一年级学生很少,大部分都是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一年级学生学风更好些,更适合上通识课。而且学生跟我讲,我们中学老师跟我们说,大学学习方式不一样。其实大部分课都与中学差不多,就是通识课不一样,我们尽可能讲学生感兴趣的或耳目一新的内容,但我们考的并不是很多。是不是一年级通识课比例大些,或者选课系统中对新生有倾斜,让新生能够优先选,然后再让高年级学生选。从我个人来讲,我是很愿意给新生上通识课,新生上课的参与程度认真程度都比老师好。实际上后来新生越来越少,前几届还很好。我们专业有位很好的学生,直博北大,作了六七年解决一个六十多年的难题,毕业到个不是很好的高校直接给他正教授。我觉得挺可惜,问他为什么不去好些的学校,他说做了六七年太累了,一步到位当教授也挺好。这个同学就是大一时听我们的通识课,选了力学专业。刚开始很好,后来都被二三年级选掉了,一年级学生越来越少。真正对通识课感兴趣的,考试等对他意义不大。过于强调考试打分,本质上是为了不太想学通识课的学生,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大家都很烦。
总的来说,通识课很受重视,学校这个方案很合理,对通识的认识,对通识课的界定,都非常科学。但是,就从学生对通识的掌握情况,不是具体某门课,通识整体情况,我觉得也没有见到显著的提高。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再强调,不是哪门课,是整个通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现实些。毕竟通识的教育是那种润物无声的过程,不是那种靠“抓”能“抓”上来。因此,我觉得通识课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降低成本。通识课就是目前的状态,但我们能不能让课程开设得更容易些,特别是对理工科的通识课。
我先说这么多,供参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