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个同事,前几天对我说,他一直都是学生教学评价最前的几个老师。以下是他的教学评价分数:
然后,他说他对教学不感兴趣了,转了实验岗,还有十几年混到退休算了。
我就以乐师院举例,说说为啥很多老师对教学不感兴趣了。
首先,现在基本上所有高校都搞了绩效分配,乐师院的绩效分为三大块,首先学院领导,包括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这几个领导班子的人,先分走大头,然后是专职科研岗,再分走一大块,剩下的是教学科研岗等等,按照论文和课时量,再来瓜分剩下的绩效。而课时方面,有350个基本课时量,达不到基本课时量的,还要扣钱,超过350的课时部分,再按照每个课时50元左右的课时费进行结算。而这种教学科研岗或者科研教学岗,一年到头上课都上不过来,还有多少时间去搞科研,发论文,如果他们有论文,多半层次不高,或者是哪里模仿过来的。这类教师,在科研上是分不到多少钱的,不然的话,根据这些高校的论文奖励费用,学院的绩效总盘子是肯定不够分的。所以,虽然学校领导说要重视教学,其实你发现最悲催的就是专职教学岗,是苦哈哈的底层被剥削、压榨的“体力劳动者”——其实很多人都认为专门上课的老师就是一种类似搬砖农民工的“体力劳动者”,上一门课要把同样的内容,重复N次(现在都是小班教学,同样的课程,同一个专业都是分班级的,从来没有阶梯教室上大课这种说法,即时公共课现在都是小班划分的),教学活动就成了一种吃力不讨好的重复体力劳动了。因为,虽然很累,但是年终绩效是拿不到什么钱的,除非你课时真的很多,但那也很累的,很容易患上一些职业病,比如静脉曲张之类的。总之:一线教师很累,收入却远不如专职科研岗,更加不能和学院的领导班子相比。
其次,类似乐师院这种学校,专职科研岗性价比真的很高,如果你有发论文的渠道,选择专职科研岗真是不二之选。一年搞几篇论文,论文层次也不需要太高,课时要求很低,带几个本科毕设就满足了。如果还有经费方面的要求,也不用担心,经费和论文都达不到考核标准,乐师院扣钱很低的。我个人猜测,乐师院这种学校,有很多领导家里的“东郭先生”在这里尸位素餐。就拿我们这个二级学院来说,总共才不到5个专职科研岗,能满足考核要求的才1个。其他几个年底也才扣两三千元,相比于拿到手的绩效来说,还是划算的。更重要的是,专职科研岗不用上课,他们可以一整年都在其他地方搞事情,不用来学校。我们学院就有一个一直都在成都呆着的老师,每次学院开会,他的签到栏不是请假就是“?”,高兴了打电话请个假,不高兴连假都懒得请,学院的行政人员直接给他打了一个“?”。另外几个专职科研老师,也是从来不到学院参与什么活动,开会之类的。但是,他们分走的绩效比领导低,比一线教师高。乐师院每个二级学院的划分比例不一样,我们学院的划分比例是:领导:专职科研岗:专职教学岗=1.2:1.1:1(这个数字每个二级学院都不一样,现在可能也有一些调整,反正去年是这个数字,还讨论了好几次,我质疑领导为啥要拿大头,一个副院长说,我当领导比你当老师累多了,凭什么不能多拿)。所以,总结:专职科研岗性价比高得多,虽然数量比较少,但是很多人有这个机会和资格的话,都会去争取一下。
最后,就是领导权利太大了,可以随意更改学院的绩效文件,而不用通知教师。乐师院来了新校长,以前教师不在最后绩效分配文件签字的话,学院还要打电话问你有什么意见,然后进行协调,害怕老师闹事。这个新校长来了,不允许教师闹事,直接规定:你不签字就说明你默认同意了,二级学院不用再通知教师必须来签字,而是直接按照表里的数字发放绩效就完了,不用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和同意。我们一个老师,刚当上副院长,没过几天,我记得是一个月都不到,就把大众车换成了宝马X3。领导不仅为自己谋福利,还要为自己的家属谋福利,进一步压缩了没有任何背景的一线教师生存空间。我们学院就有一个学校领导的家属,上计算机公共课,没有任何像样的论文,自己给自己立一个横向,学历也不正规,花钱搞论文,就这样,现在已经是专5了。而普通教师想上一个职称有多难?现在就算是博士,想评个专7,都非常麻烦了,可是人家却轻轻松松的已经是专5了,说不定再过一两年就成教授了。这个女老师,从来不把新来的博士放在眼里,博士要得罪她,她会给她老公告枕头状,然后给你找麻烦穿小鞋。所以,这种类型的学校,做老师,得小心翼翼,不能得罪人,尤其是一些行政上的女老师,多半都有后台,或者是学校子弟这种,你惹不起。
总结一下:一线教师,如果有机会搞科研、混论文和项目,干嘛要去搞教学?人家发一篇SCI,拿到的论文奖励可以顶你上几年的课时费;如果有机会转行政,混上一个副处、处级的行政级别,你会怎么选?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机会发论文,也没机会混行政,那么转为一个实验岗,也比一线教师划算,因为实验老师没有一线教师那么累,就算收入少一点也无所谓了,大不了平时节省一点就行了,少累一点,少一些患病的机会,还可以多活几年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