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燃文学之火:在阅读课上思考自我与社会,大卫丹比著,汪畅译,新星出版社,2024
Lit Up: One Reporter. Three Schools. Twenty-four Books That Can Change Lives.
数码产品正在横扫全民的知识来源领域,包括电视剧(虽然很多“数码剧”从来没有上过电视)、短视频、播客产品。不论是你想获得新闻、知识、还是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作品,包括各式各样千奇百怪评说与观点,都可以很轻易的便会获得相应的数码产品。而这种阅读(观看)方式的改变带来很多愉悦和快乐的阅读体验,很多过去不读书不看新闻联播的人也会花很多时间在浏览数码作品上。而同时,逐字阅读、认真思考、正确体验作者(创作者)感受与表达的人数在下降,当然纸版的阅读人数和次数更是大幅下降。但不论是何种方式阅读(或观看),阅读(文学作品)的整体水平在感知上是有下降的结论的,当然没有有效的数据支持我的观点,但在生活中所感受的是优秀的编辑人员在减少、优秀的作品在减少;最为重要的,优秀的阅读人群在萎缩,有能力读懂那些文学作品并且肯花时间阅读的那部分人群在萎缩。
因为文学作品通常不是一个即使兑付的产品(原谅我用了“产品”这个词儿),它不是某红书便可以搜到的操作指南,也不是了解大家正在关注事件的热搜排行榜,更不是在需要人生指导时所获的那种金句或者成为六边形战士的方法。这是一个需要积累与沉淀的成长缓慢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成本才能了解的他人生活和他人的思维与理念的路线,而这个获得并不是马上便会在指定的地方起作用,甚至可能一生都无直接的用处。这种情况在中小学生的群体中可能要更为严重,因为年龄稍长的人因为历史的原因还是有一些阅读(纸质)的习惯,这些习惯养成后,即使阅读的媒质改变了,但阅读的习惯仍然会坚持。那么阅读文学作品还有意义吗?文学作品阅读的习惯又如何培养?
这本书是一个记者(或者社会工作者)在一所高中所做的社会调查,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结论是阅读(文学作品)是十分有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而且这个阅读习惯经过努力是可以养成的。全书记录并分析一个高中文学课完整教学一年的过程(不太像语文课,课堂内容好像亦有语法、结构的内容,但主要介绍的是组织和指导学生阅读的课程),主要介绍的这所高中属于中等程度的一所高中(书中有关于这所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包括资助来源、管理者和生源比例等,因为对我来说与内容弱相关所以我也没记住),跟随了一个班级两个学年,其中有两章是去了一所“高端”的学校,有一章是去了一所“低端”学校(所以书名中有一个社会调查报告和三所高中的说法)。
这所学校貌似不用统一的教堂大纲,可以自由选择所授的内容和进度,但最后,还是附了一节学生所上大学的名单,七转八兜的还是绕不开上大学这个杠杆。书中涉及到高中学生的现状,包括一些学生的生活背景,精神状态,心中理想,以及电子沉迷的状态,“似乎自发形成了一种对生活阴暗面的迷恋”,书中还讨论了一个“数码禁食”的过程,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有些社会调查的内容,因而可以说是一本社会学的书。
书中是以学校为样本的地点,虽然并没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流行的教育方法进行批评与讨论(看上去在那儿有统一的规范,但并不是强制执行的,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而不是一个指令性文件),但却包括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课堂形式、教师的权威树立、教师的引导作用,包括教师的出身与收入,所以这也可以讲是一本有关教育学的书。
当然书中也谈到了如何教授结构、隐喻和主题,以及逐点分析课文的授课方式。但文学课最有分量的部分是探索文学的精神价值,以及针对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所以书中主要是讨论文学对孩子们的影响,或者说在阅读文学书籍过程中教育如何体现、学生如何成长、矛盾如何产生与化解,因而涉及很多文学作品。教师为学生们选择的书籍既有艰涩难懂的,也有悲观厌世的。他将学生们的兴趣从流行文化转向文学,对他们的灵魂表达了关怀。他也向他们介绍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苦难与荣耀。基于我对文学书籍的阅读量很低,因而很多书提到的书目我都完全不了解,从而可能增加了我对这本书理解的困难以及记忆的困难,因而下面的介绍可能并不完整也不准确。
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
反复琢磨卢梭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探讨关于权威、个体和社会的问题;
阅读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的小说见识社会恶毒的一面;
阅读霍桑的《牧师的黑面纱》和《红字》以苦苦思索负罪感作为审判方式的意义;
阅读普拉斯的诗《爹爹》理解愁苦的诉说与反抗的意义。(这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一定要读的一首诗。书中只节选了一小段,我理解成对这个世界的质询了,但这首诗写的真好)。并组织了短诗书写(匿名)来讲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愁苦;
阅读《美丽新世界》,讨论现代的数码产品专制同书中的社会专制的相似性,并据此实验了一次“数码禁食”;
阅读黑塞的《悉达多》,认识到人生是一段旅程,还发现生活不止一把钥匙,在理想的情况下,生活是由一个接一个重要时刻组合而成的;
阅读维克多·弗兰克的《死亡集中营回忆录》中,目睹了身份的毁灭;
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经历了自我认识、自我蔑视和拒绝服从,他们发现地狱既是他人,又不是他人;除了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外,教师还组织阅读了《等待戈多》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书中还描写了教师和一些学生,我印象中的教师是一个穿廉价西装、面部色斑、有肚子健壮小个子,头发总是霍乱,胡子也参差不齐,有方言,讲话短促,但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浓眉且不怒自威,但私下里却生活窘迫,很小市民。哈,这个和书中的形象可能并不一致,这是我中学老师的形象,因为书中关于教师的文化背景介绍,包括爱尔兰人、有匈牙利血统、天主教信徒之类的在我的脑海里完全建立不起一个个人形象。
“有足够的理由让他们参与进来”学年结束时,教师在酒吧角落里对作者说,“我们要从结构上将文本拆在这个社会中,媒体和政治已经麻痹了人们的批判#思维,而批判性地思考世界和自我是那么重要。这些都是解开来。关乎生活的问题。他们全都参与进来了。这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有得有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绝对会因为不认真阅读而损失惨重。理解世界和他人的能力仅仅通过观看屏幕是无法培养出来的,识别谎言和愚昧的能力亦是如此。谁也无法预测这些学生的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不会惧怕任何一本书,也不太可能认定文学对自己的一生毫无意义。
略萨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这样说道:“倘若这个世界上没有我们曾经读过的那些好书,那我们会比现在更糟糕,更加循规蹈矩,更加逆来顺受”。
我不知道这书如何归类,是教育类还是社会学类还是文学类。书的原名lit up有点燃、照亮的意思,但没看出来“重燃”的意思,而是“24本书改变人生”,听上去鸡汤一点,为什么译成了这样一个书名不清楚,但这个名字蛮有些学究气,我也是被这个名字吸引了。这书是读库送的,看过很少的几本他们送的书,还是第一次见他们译自英文的作品(过去有译自日本讨论汉学的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