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一个新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yongzju 科研随笔;3D打印进展

博文

《Small》封面:3D打印的时空调控仿生皮肤

已有 744 次阅读 2024-6-21 13:45 |个人分类: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mall》封面:3D打印的时空调控仿生皮肤

180 Chen - A Spatiotemporal Controllable Biomimetic Skin for Accelerating Wound Repair.pdf

最近,来自浙江大学谢志坚、贺永团队设计开发了一种仿生皮肤,包括利用近场直写技术(MEW)制备的PCL膜片,GelMAHAMA调配的GH凝胶和负载富血小板血浆(PRP)的HAMA凝胶。通过结构仿生和生理仿生,利用时空调控促进了大面积伤口的早期愈合。

相关研究成果以“A Spatiotemporal Controllable Biomimetic Skin for Accelerating Wound Repair”为题于20246月发表在《Small》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可时空调控的仿生皮肤封面设计

clip_image002.png1 仿生皮肤的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

1. 向心性PCL膜作为表皮提供力量并促进细胞分化

考虑到从外围到中心的自然伤口愈合过程,设计了一种具有向心力学指数的膜来引导细胞迁移。MEW技术用于打印这种模拟皮肤角质层的多尺度拓扑膜。该膜由用于细胞附着的无序致密纤维(≈10μm)、提供向心力学指数的向心辐条纤维 50μm 和用于封装和缝合力的圆周框架纤维 500μm 组成。

PCL膜片制备过程及最终产物如图2A.B所示。通过拉伸应力应变实验证具有圆周框架的PCL膜片表现出良好机械性能(图2.C)。利用人永生化角质细胞进行生物学实验,证实了内部存在向心性辐条的PCL膜片能够促进细胞黏附、引导细胞迁移和促进细胞分化(图2.D-H)。

clip_image003.png

2  PCL膜片的物理表征和生物学功能探索

 

2. GH水凝胶作为真皮层携带和释放细胞

在通常持续 3-5 天的炎症反应期间,生物材料需要保护它们携带的细胞。当外周环境变温和时,即在炎症期结束时,生物材料应及时降解以释放细胞,防止阻碍其生长和功能。GelMA作为GH水凝胶的主要成分,其质地柔软且易降解。少量HAMAGelMA混合可减缓GH水凝胶的降解,增强其机械强度(图3.A)。

调配多种浓度的GH凝胶进行物理表征(图3.B-D)。随着HAMA浓度的增加,GH凝胶的机械强度增加,溶胀曲线无明显差异,但是降解时间呈明显不同。5% GelMA+0.25% HAMA

凝胶在第四天时开始快速降解,并于第七天时降解完毕,与伤口修复时炎症期的时间点基本符合,因此作为GH凝胶终选浓度。并且通过实验证实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图3.E, F)。

clip_image004.png

3 GH凝胶的物理表征和生物学功能探索

 

3. HP水凝胶作为皮下组织层滋养细胞并促进其迁移

在材料植入后的初始阶段,虽然水凝胶可以减少炎症物质对细胞的影响,但它也阻碍了营养吸收,减缓了细胞增殖。因此,使用HP凝胶持续滋养细胞(图4A)。HAMA是透明质酸的一种改良形式,在伤口中缓慢降解。当与PRP结合时,释放出有益的生物活性因子。HP凝胶不仅在早期作为细胞增殖的营养来源,而且在后期作为细胞迁移的兴奋剂。

调配多种浓度的HP凝胶进行物理表征(图4.B-D)。随着HAMA浓度的增加,HP凝胶的机械强度增加,溶胀减小,降解变慢。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释放指标进行缓释实验,证实5%HAMA + 20%PRP 释放因子速率稳定且合适,故以此浓度作为后续HP凝胶的浓度。通过用凝胶共培养细胞来评估HP凝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最终证实HP凝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图4.E-J)。

clip_image005.png

 4 HP凝胶的物理表征和生物学功能探索

 

4. 仿生皮肤具有内部协同效应

仿生皮肤采用逐层铸造构建,其中GH凝胶层嵌入PCL膜片,通过物理嵌合的方式稳定结合。接下来,GHHP凝胶在405 nm光的激发下,在两者的表面产生C═C双键使之紧密结合。该仿生皮肤使细胞能够同时接受PCL膜和PRP的刺激:PCL膜促进细胞粘附和分化,而HP水凝胶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图5.A)。

建立了四组进行比较:仅具有 GH 水凝胶的空白组 Blank)、包含 GH 水凝胶和 HP 水凝胶的对照组 GHP)、由 PCL 膜和 GH 水凝胶组成的另一个对照组 PCL 以及具有完整皮肤结构的实验组 MS)。仿生皮肤同样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图5.B)。生物学实验中仿生皮肤保留了向心性PCL膜片和HP凝胶的功能,且二者同时存在时,相关基因、蛋白呈现显著性高表达(图5.C-G)。结果证实了,PCL膜和HP凝胶在仿生皮肤内具有协同作用,二者相互放大了彼此的生物学效应,同时保留了各自的功能。这种协同作用确保了仿生皮肤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更全面的作用。

clip_image006.png

5 仿生皮肤的物理表征和生物学功能探索

 

clip_image007.png

6 仿生皮肤促进伤口愈合的体内实验评估

5. 仿生皮肤促进伤口修复体内实验

使用大鼠的全层皮肤缺陷模型在体内评估仿生皮肤的功效(图6.A, B)。通过将PCL膜的外框缝合到伤口边缘周围的正常皮肤上,将完整的仿生皮肤与身体结合在一起。缺损区与仿生皮肤的直径差异使PCL膜在早期持续拉伸周围皮肤,并通过缝合的预张力加速伤口闭合。同时,水凝胶不断释放生物刺激以促进组织再生。因此,仿生皮肤通过结合机械和生物机制促进伤口闭合和修复。利用H&E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评估(图 6.C-F)。MS组显著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加速了胶原蛋白沉积,促进了伤口的修复。免疫荧光染色也证实了MS组具有最快的血管化和再上皮化进程(图7)。

clip_image008.png

7 体内实验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综上,这项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PCL/GelMA/HAMA/PRP仿生皮肤。通过模拟皮肤结构和伤口修复的生理过程,仿生皮肤有效地促进了伤口的早期闭合和快速愈合。在伤口修复的初始阶段,仿生皮肤的膜框架通过预张力帮助伤口闭合,同时细胞在水凝胶内增殖。随着时间的推移,框架逐渐降解,细胞从水凝胶中释放并沿着残留的膜迁移。整个过程中,皮下层水凝胶持续释放细胞因子,确保伤口得到全面的营养供给。这项研究不仅为皮肤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组织再生工程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9320-1439147.html

上一篇:AFM:可植入湿态粘附的生物基柔性电子
收藏 IP: 183.157.16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