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古人过端午节的根本原因 精选

已有 4780 次阅读 2024-6-9 07:55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古人过端午节的根本原因

端午的有些风俗起源甚久,闻一多先生认为是南方古人祭祀龙的图腾,其起源远在屈原之前。

也有黄石等学者认为端午起自夏至。端为正,午为五月(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午月为五月)。周代以子月为一年的开始,午月则相对于一太阳年之正中(夏至前后)。这样端午来自古人的夏至祭祀。(参见《端午日杂说“端”》2021-6-14,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291078.html

如今的说法则以纪念屈原说为主流。

为全体老百姓的传统节日,还应当有一个更加接近老百姓生活的基本理由。

查我自己过去的记录,十一年前的端午节,即2013年6月12 日上午,我与家母通电话,97岁的老母亲叮嘱我要吃粽子,她说:“端午吃只粽,一夏健松松”。母亲虽然读书不多,而且当时年势已高,但是,对于中国传统谚语民间习俗,说起来还是有板有眼。

“端午吃只粽,一夏健松松”,这句话我过去没有听说过。我根据自己的习惯,先在网上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论述。但是没有查到这句话。在家里的几本书上看一下。在清代人所著的《清嘉录》和《吴郡岁华纪丽》也没有直接的论述。《吴郡岁华纪丽》中只有这样的话:“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曰健粽,云令人壮健也”。但是我最后终于在史襄哉先生于民国十五年编写的《中华谚海》中找到了这句话:“端午吃只粽,一夏健松松”,一字不差。

“端午吃只粽”,为什么就“一夏健松松”?好像说不出什么“科学道理”似的。这应该说是古人的一种良好祝愿。

端午有什么习俗?《百度百科》这样说:“端午节主要风俗有挂钟馗像、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这些习俗的基本宗旨就是老百姓的健康、平安和欢乐。

清代人顾禄《清嘉录》记载有端午习俗十五节,其标题和大致内容是: 1.修善月斋  主要内容:五月为恶月,或忌月或毒月。人们在此月斋戒。 2.进长命缕  主要内容:妇人于五日进长命缕,或给小儿系长寿索。避兵厌鬼,不染瘟疫。 3.贴天师符  主要内容:贴道院所贻天师符或五色桃印彩符,图画姜子牙、财神之类。 4.悬钟馗像  主要内容:五月为毒月,悬钟馗或关帝或雷部诸神画像以镇宅。 5.端五  主要内容:端,初也。端午应为端五。端五节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花草,妇女簪榴花、艾叶,药肆贻苍耳、白术、大黄、雄黄等与老顾客,人家各具宴会,百工停业,欢宴赏节。 6.角黍  主要内容:角黍即粽子,以像阴阳包裹。 7.黄鱼市  主要内容:以新上市黄鱼祭祀先人。 8.雄黄酒  主要内容:以雄黄末、菖蒲和酒以饮,以余酒涂小儿额、胸、手足心,余酒洒门窗墙壁间。 9.蒲剑艾旗  主要内容:悬蒲剑艾旗,副以桃梗蒜头。 10.钗符健人  主要内容:以彩绢与金属丝制各种花草、毒虫蛇虎杂以幡幢宝盖以为钗符,闺人簪于髻鬟。 11.采百草蟾酥合药  主要内容:五日,药肆收蟾酥、蛇虺、蜈蚣入药。 12.端午女红节物  主要内容:妇人绣极小荷囊,盛雄黄;以彩线缠铜钱;编钱为虎头形;结丝网装独头蒜;这些都可相互馈赠,或悬小儿胸前。 13.五毒符  主要内容:尼姑庵剪彩笺状如蟾蜍、蜥蜴、蜘蛛、蛇、蚿,赠各户贴门楣。 14.避瘟丹蚊烟   主要内容:药肆制避瘟丹,益以苍术、白芷、大黄等,投炉中,熏衣物。避瘟,去暑湿。 15.山塘竞渡   主要内容:赛龙舟盛况。认为吴越之俗系祭祀伍子胥,楚俗为祭祀屈原。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习俗,都是人们为了求得自己的健康、平安、欢乐和幸福。人类要在世界上生活,平安、健康无疑是最重要的,对于比春秋战国时期更早的古人而言,老百姓的健康、平安、欢乐和幸福也是最重要的。这大概是整个端午节民俗活动的根本。

祝大家端午节健康快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437413.html

上一篇:学习新鲜的内容才印象深刻
下一篇:杂说“反”
收藏 IP: 112.232.160.*| 热度|

25 刁承泰 刘进平 郭战胜 王涛 武夷山 崔锦华 张晓良 尤明庆 汪运山 许培扬 王安良 杨顺楷 郑永军 王从彦 葛及 晏成和 苏德辰 杨正瓴 李万峰 冯圣中 池德龙 谌群芳 程少堂 白龙亮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1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