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hai

博文

物联网v.s.Webit

已有 512 次阅读 2024-6-1 18:09 |个人分类:工作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09-09-23 10:57:28)

    虽然,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人类希望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从那以后整整十年过去了,熙熙攘攘也几乎销声匿迹了,然而一夜之间在中国大地上“物联网”却突然变得“火”了起来。近一个月内,数十位旧时的老朋友或者新朋友,纷纷电话或者Email吾,似乎物联网与webit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故事注定又要开始了吗?

    Webit作为一类产品,已经是吾十年前的故事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叶,吾以“开放设备互联服务器”为目标,针对“嵌入式Internet”技术进行了吾人生中的又一次创业,Webit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吾之一个口号是“The webit inside for equipments just likes the Intel inside for PC!”,另一个口号就是“全世界设备连结起来!”。

    为此,吾呕心沥血,在五年的时间里撰写了两部专著《嵌入式Internet---二十一世纪的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和《普适计算---计算之混沌形式》(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互联网盛行时期,webit也崭露头角,物联网消长寝衰,互联网仍然依次发达。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

        * 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

        * 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

        * 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

        * etc。

    Webit作为概念,在《嵌入式Internet》一书的第一章中“1.5.2. 千年等一回”节中,吾曾经这样描述:

    “大厦不仅可以自动地判断振动、温度和湿度等由于季节变更带来的环境因素,而且还可以监控非法车辆和人员的进出等人为情况。”

    “自动道路清扫机或者道路清扫机器人,透过无线通信可以连接到GPS卫星和接入网络,从而自主地完成道路清扫任务。”

    “那变换着的音乐喷泉、五彩斑斓的灯光系统和智能路灯,透过webit无疑是将人类的情感和技术融合为一体,创造出更高境界的人类享受。”

    “大厦及广场的消防栓,通过嵌入式消防设备可以调节水流,探测热量,提供安全火灾功能。嵌入式邮政设备实现的自动邮筒,可以完成正常的人工邮政劳动。webit用于银行业和商务机构,可以用于自动取款机、收银机、条形码阅读机、信用卡设备。webit用于安全设备,可以用于检查身份证的安全设备,还可以感知心脏变化和身体的热量及运动情况,并且可以监控非法用户的使用。”

    “webit还可以通过你的浏览器观察和探测地震活动,甚至采用具有智能颗粒表面的窗户可以测试宇宙外来的有害射线究竟有多少。”

    “如果用智能材料建造了桥面,当你的车子接近大桥时,你可以通过车载浏览器探测和报告交通情况和风负载,也可以监视桥结构的完整性。”

    “在汽车上采用webit,这个概念给下一代的汽车设计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

    “生物科学融入webit,产生的智能传感器药丸在21世纪的医院中出现,这种智能传感器药丸可以作为“药”品的可编程运送载体,但是将它用作反映人体内的感觉情况是其他科技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嵌入式家电的概念可以用于大多数的电子设备,包括洗碗机、烤箱、有线电视、机顶盒、玩具、电话、自动调温器、个人电脑等,智能时装、甚至是狗狗身上的纽扣也可以使用GPS无线定位系统。”

    “嵌入式的智能服装将会使人身上的衣服提供与上述所有产品相同的功能,同样也适用于网络技术和热量感应技术。”

    毫无疑问,在未来世界里物联网,即嵌入式Internet技术,必然会产生个人控制论的倾向。所谓互联联网主义,不外乎以纵欲相号召,不过是利用众生之弱点耳。在今天的中国股市上,转眼之间二十多家上市公司都扯起了物联网的大旗,由于物联网不但具有IT的技术背景,并且还继承了互联网要素,所以物联网又一次成为了中国股市之“新概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436514.html

上一篇:十年旧梦“物联网”
下一篇:《实验室里的故事》
收藏 IP: 175.169.30.*| 热度|

2 尤明庆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